航运业迎“火爆”行情“疯狂的箱子”一天一个价(三)

据柳旺介绍,现在集装箱随船,从去年开始就形成联盟,原来是自己动用自己的船去运货,现在是四五家船东或者五六家形成一个联盟,用同一条船大家一起共仓。“原来一个星期可能有几家船公司排好几个班次出海,大家一形成联盟后一个星期班次减少了,这从去年就开始,现在船公司经常一个周再停行一次,客观导致了船的紧缺。”

上海海运物流公司一位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海运进出口贸易比例失衡,进来的箱子少,出去的箱子多,另外中国快速地防控了疫情,海外订单量持续暴增,加大了海运压力。海外方面受到疫情影响,运出去的集装箱因营商环境问题运作周期拉长,到港流程增多,作业效率减慢加长了流通周期。因疫情早期爆发,各大船运公司减少了很多航线,造成全球箱量调配不均匀。”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上涨,目前有效运力明显不足。

中远海控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随着全球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今年三季度以来全球贸易快速修复,集运市场需求超预期恢复。为满足运输需求的增长,市场运力逐步回归正常,闲置运力从今年5月份历史最高的270余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快速回落,目前市场上已无适航的有效运力可租。”

在全球集装箱调配不均匀的大背景下,不同航线的集装箱价格也涨幅不一。

“从11月份开始,美线价格较年初大概上涨了4倍,欧线涨到了去年的历史最高价格。从中国出口的航线占比分布来看,美国集装箱占25%,欧洲占25%,东南亚、东北亚加起来50%,美线现在一箱难求是常态,其次是欧线,货运也很紧张。东南亚区域马来西亚航线最近价格也翻倍了。”上述物流公司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补充道。

面对用箱需求增长,上述中远海控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将加强用箱科学预测,积极统筹双品牌优势资源,全力做好旺季用箱服务保障。一方面,内部挖潜,加快海外重箱拆空速度,加大空箱回调国内及远东力度,促进箱体周转;另一方面,与箱厂、租箱公司密切沟通,寻求更多箱源。通过双管齐下、多措并举,为国内用箱保障提供有效助力,尽力满足客户的出运需求。”

为了顺应集装箱市场发展需求,上港集团顺应市场推出多项有效举措促进箱量增长。今年年初,集团推出七项集装箱增长专项措施,通过落实国际中转装卸费优惠、国际中转箱堆存减免期延长、海铁联运清关箱优惠等项目。上半年,集团成立了洋山、外港、内贸三大集装箱片区,努力实现统筹、集聚效应。

进入10月份,上港集团把握航运市场“一箱难求”的情况,推出空箱商务计划,鼓励船公司加大在上海港的空箱调运力度,为国内企业货物出口打通海运服务链。

据上港集团官方宣布,10月份,上海港各个码头分别创下了新纪录,盛东公司月度吞吐量首次突破82万标准箱,其中10月25日以33068标准箱和12899.75标准箱刷新昼夜、工班纪录;冠东公司突破72万标准箱,再次刷新纪录。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