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套保逐渐成标配!(一)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迈入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经历了多番起伏震荡,期货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开始在风浪中显现,成为很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伴随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和企业参与度的提高,其市场定价功能日益加强,日前上期能源20号胶期货首次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基准,成为中国期货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年内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近年来,在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精神下,中国商品期货及期权市场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参与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

可见的是,商品期货市场的上市品种不断丰富,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有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9月底,国内期货市场共有78个期货期权品种,包括60个期货品种和18个期权品种,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各个领域。这为企业从更深层次、更广维度运用衍生品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这一条路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前行者。

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有400多家利用期货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覆盖近30个行业。“保险+期货”“保底价订单+场外期权+期货”等业务模式开始逐渐为人所知,衍生品工具日渐成为相关行业企业控制风险,锁定收益的关键利器。

据日前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目前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期货品种超过55%,期现相关性在0.9以上的期货品种超过63%。铜、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种期货价格正逐步成为产业链企业的定价基准。大部分商品期货品种法人客户持仓比重超过4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资金量、持仓量均创下历史新高。期货交易热情高涨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借用商品期货市场提质增效。

券商中国记者通过Wind平台统计发现,自2020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超过200份公告,宣布公司开展或加大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参与的上市公司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兴业矿业(000426)、道道全(002852)、银禧科技(300221)、云图控股(002539)、双星新材(002585)、南都电源(002585)、、南都电源(300068)、三花智控(002050)、宏发股份(600885)、光华科技(002741)、诺力股份(603611)、丽珠集团(000513)、金信诺(300252)、盛达资源(000603)、广州浪奇(000523)、奥克股份(300082)、通光线缆(300265)、迪森股份(300335)等。

以迪森股份为例,该公司于2020年8月27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广州迪森家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森家居”)在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额度内开展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8月28日发布的公告这样介绍了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理由:“铜为迪森家居生产制造的重要原材料,需求量较大,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迪森家居充分利用期货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可有效减少和规避铜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有利于锁定预期利润和减少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符合公司日常经营的需要,存在必要性。”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