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把“白名单”当成“尚方宝剑”

  近日,事关交易场所的清整活动仍在稳步推进,恢复交易、公布“白名单”、下发交易业务许可证,不少地区清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取得实效的同时,交易场所应保持理性发展,不触碰发展“红线”,避免再次陷入清理整顿的旋涡。

  11月13日,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官方公告信息显示,近期,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恢复现货协议转让交易的诸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今年5月份,便陆续有邮币卡类交易中心落实监管要求开始恢复交易。关于此次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恢复交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邮币卡领域风险问题“量大且艰”,此举仍是为了积极化解存量风险。

  随着清整活动接近尾声,“白名单”企业数量仍在增加。10月29日,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全省合法设立地方金融组织名单的公告”,河北产权市场有限公司、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秦皇岛海运煤炭市场、石家庄股权交易所5家企业作为合法交易场所被列入“白名单”。但公告中仍给出提醒:“本次名单公开的地方金融组织,只说明其主体设立的合法性,不代表其开展业务的合法合规。不在公开名单中但从事地方金融组织有关金融活动的均为非法组织。”

  为什么重点强调“白名单”企业只是主体合法设立?回顾“白名单”发布历程,山东是率先发布交易场所“白名单”的地区,发布后给正处低谷的交易场所极大的信心支持,当时部分人士认为这不仅是踏入交易场所的“入门券”,更是获得了官方背书,意义重大。一下子,行业的聚光灯打到了这些上榜的“白名单”交易场所上,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白名单”企业以此为“尚方宝剑”,疯狂展业导致风险频发,从而出现各类交易场所部分“白名单”企业依然难“清白”的行业现象。一位行业人士建议,不要迷恋“白名单”,“白名单”好似虚名,是否合法合规还是要具体去甄别其业务模式。

  为加强交易场所监管,规范交易场所活动,山东不仅率先发布了“白名单”,还开创了交易业务许可证的先河。10月29日,期货日报记者获悉,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获得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第四张交易场所交易业务许可证。在此之前,山东地区已正式下发了一批交易场所交易业务许可证,获得的企业分别为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不仅需要“白名单”,还要持有交易业务许可证方能从事交易场所业务,山东给交易场所入门门槛上了“双保险”。

  虽然距离活动收尾越来越近,但清整仍未结束。据期货日报记者观察,目前仍有部分黑平台心存侥幸,隐蔽展业。在记者所在的多个微信群中,仍有不少人士打着“100%头寸”“中远期交易模式”等违规形式宣传拉客。此外,部分交易场所在清整期间谋转型、促发展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风险问题,比如备受争议的应价零批模式等。清整活动或有终点,但风控是没有终点的,交易场所不应在清整活动中反复“沉沦”,而应始终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立足产业、合规发展,这样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