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期货保证金制度 秒懂期货保证金

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交易。简言之,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买卖期货,除非最后参与交割,并不用支付货物的全部价款,而只需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资金即可。投资者缴纳的这笔资金,就是期货保证金,主要用于结算和保证履约。

在期货交易中,客户必须由期货公司代理才可以进行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中的保证金是分级收取的,即期货交易所向作为其会员的期货公司收取保证金,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保证金。如此收取的保证金分别称为会员保证金和客户保证金。会员保证金又分为结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结算准备金是指会员为了交易结算,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预先准备的资金,是未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交易保证金是指会员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是已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当买卖双方成交后,交易所按照持仓合约价值的一定比率向双方收取交易保证金。交易所并不直接向投资者收取保证金。客户保证金是客户为期货交易向期货公司缴纳的资金。实践中,客户存入期货公司的资金,无论是否已用于交易和结算准备使用,只要在保证金专用账户存放,习惯上都称为“保证金”。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期货交易所向会员收取的保证金属于会员所有,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属于客户所有。这样的规定看似矛盾,但在法律关系上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期货交易是严格的分层结算,即期货交易所对会员结算,会员对客户结算,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是没有直接的结算法律关系的。只是由于从行纪交易组织形式出发,相对于期货交易所而言,期货公司会员所缴纳的投资者用于交易结算的资金为会员保证金。

因此,才会出现类似“双重所有” 的规定。在期货公司不允许以自有资金自营的情况下,无论名义上区分为会员保证金还是客户保证金,保证金的最终所有权都是投资者所有的。期货交易中,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标准是由期货交易所根据合约特点设定的。一般在期货合约中有一个名为“交易保证金”或者“最低交易保证金”的条款,规定该期货合约交易中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期货交易所还会根据期货合约上市运行的不同阶段、期货合约的持仓量、期货合约出现连续涨跌停板等情形,规定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标准。一般来说,为了防范市场风险,距离交割月份越近,保证金标准会越高;合约持仓量越大,保证金标准会越高;合约出现连续涨跌停板时,保证金标准会提高。

此外,在交易过程中,期货交易所还可以根据市场风险状况等调节保证金标准。在交易过程中的保证金标准及其调整情况,一般规定于各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期货交易所规定的保证金标准,适用于交易所向其会员收取保证金时。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标准,期货公司一般会在《期货经纪合同》中与客户进行约定。期货公司收取的保证金标准一般会高于期货交易所规定的水平。而且,根据客户的资信等情况不同,期货公司是可以对不同客户设定不同的保证金水平的。但无论如何,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标准,不得低于期货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否则就有可能构成透支交易。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