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丰产底气

东北秋收已基本结束。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农安的万金塔乡,本该就此安静下来的农田里依然热闹着。平整田块、整修机耕路、修建水渠……高标准农田建设热火朝天。“有了这高标准农田,明年的收成会更好。”农民邢振军说。

万金塔乡的热闹景象,是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缩影。黑土地上,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一块块新式农田快速铺开,一步步夯实着粮食稳产增产的底气。

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刘大壕村今年迎来丰收。平整的水泥路上,一辆辆拖拉机正拉着粮食穿梭其间。2017年,刘大壕村部分稻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给粮食生产带来变化。“1公顷高标准稻田水稻产量达17000斤,比普通稻田高2000斤。”村民刘德武说。

刘大壕村过去没有水泥路,道路泥泞时农机无法进地,延误农时。建设了高标准农田后,平整的水泥路上农机畅行无阻,水泥和纤维板建成的水渠还提高了灌溉效率。“以前水库放水要一周才能到村,如今有了新式水渠,只需要一天。”刘德武说。

在产粮大县榆树,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000多吨水稻已颗粒归仓。合作社的50公顷高标准农田里气候土壤自动监测、自动化除虫等设备一应俱全。合作社负责人徐禹庆说,与普通稻田相比,高标准稻田农机作业效率及生产质量明显提高,水稻品质好,价格也更高。

“十三五”以来,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目前,吉林省正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秋冬大会战”,针对311.5万亩耕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立项、审批、开工等工作。至“十三五”末,吉林省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万亩,超过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进一步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责任编辑:李国雷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声明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