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副会长郑富仕:投资行业机构应夯实基础、提升专业、练好内功 抓住指数化投资发展机遇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崔蕾)11月19日,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四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副会长郑富仕在致辞中介绍,我国市场上的指数基金已走过了15个发展年头。

结合基金行业发展和中基协工作,他表示,我国指数化投资近年来规模迅速增长,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指数化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世界范围内,指数化投资的热度不断升温。截止2019年底,全球指数型基金规模合计已达到11.8万亿美元,近10年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15%。过去15年,我国指数化投资也实现了快速扩容,从2004年底到2019年底,我国指数型基金,包括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市场规模从276亿元增长到近1.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规模增长的同时,我国指数型基金种类也日益丰富,权益、债券和商品等大类资产及细分行业和主题均出现了对应的指数化投资工具,跨境指数产品不断开拓新的投资市场,量化策略驱动的Smart Beta基金也逐步发展。

然而,从规模权重看,我国指数基金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与发达市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ICI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美国指数基金(包括指数基金和ETF)占其公募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已达到38%。而我国仅为9%左右。但是,从近年规模变化趋势中,仍然看我出我国指数化投资快速兴起的迹象,2018年、2019年两年间指数基金的季度规模平均增速达到了13%。在这一时期,除机构投资者外,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了指数化投资,关注指数基金。投资者对指数化投资的认识程度的提升,预示着我国指数基金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指数化投资新时代即将来临。

此外,指数基金在服务居民理财、助力实体经济、引入长期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指数基金费用低廉、规则透明、风格稳定、投资分散,为各类投资者参与特定市场、行业、板块或策略提供了公平的投资机会,更是中小投资者分享市场长期收益的有效途径,是居民理财的重要配置标的。指数基金也是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和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载体。指数化投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桥梁。

他同时表示,指数化投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鼓励市场机构提升专业化,追求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虽然我国指数化投资取得长足的进展,但与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市场有效性不断提高,获取主动投资收益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未来,对低成本的被动投资产品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大。当前,政策上多措并举推进长期资金持续入市,探索改革销售模式,实行公募基金头部试点,为指数化投资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今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3号—指数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对管理人的专业胜任能力、标的指数质量、指数基金投资运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是为了规范指数基金投资运作,防范风险,推动指数化投资平稳健康发展。

“行业机构要抓住指数化投资大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专业,练好内功。做好指数化产品的设计规划,坚决守好风险底线,完善人才梯队架构,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他说,长期以来,中基协始终关注国内指数化投资发展动态,致力于为指数化投资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具体工作中,中基协持续举办相关的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聘请来自监管部门、交易所、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的专家深化行业对被动投资和国际先进经验的了解和认知,开展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研究、境外指数基金的前瞻性问题研究等,推动解决指数基金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比如,为ETF做市商争取更有利的制度环境,配合推动公募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借出业务等。同时,广泛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通过宣传、研讨会、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引导投资者深化对被动投资产品的了解,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

责任编辑:李国雷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声明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