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方面的书,股票中的空单平仓和多单平仓是什么意思

空单开仓的操作是“卖出+开仓”,那么平仓就是“买入+平仓”。记住“买入”和专“卖出”相对属应、“开仓”和“平仓”相对应,两个都对应上了,才能把持仓的单子平掉的期货交易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建仓、持仓、平仓或实物交割。建仓也叫开仓,是指交易者新买入或新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一份期货合约相当于签署了一份远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将这份期货合约保留到最后交易日结束他就必须通过实物交割或现金清算来了结这笔期货交易。然而,进行实物交割的是少数,大部分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后交易日结束之前择机将买入的期货合约卖出,或将卖出的期货合约买回。即通过一笔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货交易来冲销原有的期货合约,以此了结期货交易,解除到期进行实物交割的义务。这种买回已卖出合约,或卖出己买入合约的行为就叫平仓。建仓之后尚没有平仓的合约,叫未平仓合约或者未平仓头寸,也叫持仓。交易者建仓之后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了结期货合约:要么择机平仓,要么保留至最后交易日并进行实物交割。[期货交易操作流程]看涨行情→买入 开仓→ 卖出 平仓看跌行情→卖出 开仓→ 买入 平仓

期权方面的书

从成本角度讲,搞工程挣钱挣得都是中间差价,承包商把工程款拿去放贷,过了半年或过年时给工人发工资,早就赚翻了。

行权期是指在该期间之内,持有价内权证的投资者可以向权证发行人提出按约定条件买进(卖出)标的资产或者支付相应对价的执行要求,行权时间因权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欧式权证的持有人只能在权证到期日才可以行权;美式权证持有人在权证到期日之前的任一交易日都可以行权。

例子:

如果你手中有100股甲股票的认购权证,行权日是8月1日。行权价格是5元。就是说,到8月1日这天,你有资格用5元/股的价格买该股票100股。

如果到了这天,该股的市场价是8元,别人买100股要花800元,而你这天则可以用500元就买100股,假如当初你买入权证时每股权证0.50元,那么你一共花了550元,你当然合算了。如果你真买,这个行为就叫行权。

但是如果到了这天,该股的市场价是4元,你当然不会用5元/股的价格买,那么你手里的100股认购权证就是废纸。你肯定选择放弃行权了。

扩展资料:

股票期权行权注意事项:

第一,行权有时间限制,是在指定期间(行权期)行使权利,既不能在行权期之前,也不能在行权期之后。特别要注意的是,行权操作逾期不候,到期后尚未行权的权证将予注销,届时该权证将没有任何价值。

一般而言,投资者可在权证的上市公告书中找到该权证的行权期。例如,武钢CWB1的上市公告书中规定,该权证的行权期为2009年4月10日至2009年4月16日中的交易日。

第二,在行权期,持有人有权行使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权利,但行权与否,要看行权的收益。如何计算权证行权的收益呢?以武钢CWB1为例,其行使价为10.2元。

假如投资者持有武钢CWB1至行权期,在不计行权费用的情况下,若武钢股份的价格在行权期高于行使价,投资者选择行权是有利可图的,而且股价升得愈高,回报愈大。

假如股价低至10.2元或以下(即处于价外),则无论行权与否都会带来损失,相比而言行权的损失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武钢CWB1就不值得行权,投资者的损失为购买权证的成本。

最后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权证市场的权证均实行证券结算,不能自动行权,权证持有人必须在行权日主动提出行权申报,而且认购权证行权所得的股票要在行权后的下一交易日才可操作,因此,实际的行权收益还受行权后正股价格波动的影响。

期权方面的书

期权能够作为一种保险工具,来帮助投资者规避市场出现不利变化时带来的损内失,可以有效地防范市容场下行风险。期权保险策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持有标的证券或买入标的证券的同时,买入相应数量的认沽期权,为标的证券提供价格下跌的保险;另一种是融券卖出标的证券时买入相应数量的认购期权,为标的证券提供价格上涨的保险。保险策略通常在以下3种情景中使用:1、预期某只股票会上涨而买入该股票,但又担心买入后市场会下行;2、预期市场下行,但股票正被质押中,无法抛售;3、目前持有的股票已获得较好的收益,想在锁定已有收益的同时仍保留上行收益的空间。

期权方面的书

  1. 开通贵金属交易是不收取费用的,当你进行相应纸黄金和纸白银买卖的时候会收专取交易手续费用,而且属只是在你刚买入的时候收取,卖出的时候不收取;

  2. 在银行进行贵金属买卖时候,资金肯定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因为是风险性投资,还是要从心理有一个准备;在起始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先轻仓尝试,先用自己一小部分资金来做,当陆续了解熟悉之后,再进行资金的正常恢复;

  3. 关于消息面和技术面对银行贵金属交易的影响,前期由于刚接触,可以多看一些相关书籍或者找一个实力还可以的分析团队和专家老师进行跟随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后期还是要自己尝试着去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理念和策略;

  4.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慎重;

ETF是一揽子股票组合来,这自一组合中的股票种类与某一特定指数,如上证50指数,包涵的成份股票相同,每只股票的数量与该指数的成份股构成比例一致,ETF交易价格取决于它拥有的一揽子股票的价值,即“单位基金资产净值”。 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完全相同。

特点一:一级市场申购门槛高(80万),二级市场门槛低

特点二:实现准“T+0”操作 随买随卖 特点三:单位净值等于上证50指数的0.1%。

投资ETF的获利方式方式一:伴随指数的上涨而获利 低买高卖 方式二:套利操作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价差获利 方式三:股票分红带来基金分红 因为是股票组合,自然会有分红。

还是不了解的,可以在这里问,我可以在这里继续回答。。在哪里不是很可以问??? 你对内复在价值的理解不到位。制所谓内在价值,是在当前市场价格下,期权合约给期权购买者带来的价值。这个价值在当前是固定的。而时间价值是指期权在未来还有一段的存续期,在这段存续期内,市场的即期价格可能会有更大的波动,也有可能给期权购买者带来更大的收益(也有可能更小),这样一个潜在的可能收益就是时间价值,因为这个价值的存在是由于期权还有一段存续期,所以这个价值被称为时间价值。 可以报考的,我也是半路出家,只要你能考过,单位也不会在乎你的专业和学历了,不过很难考。发点经验给你,助你考试(这个经验原创就是我,我粘贴一下)。能考,一门一门的准备,今年才考完,现在是备考2010年注册会计师的最好时间。我跟你说说所需要的底子,可能会对你好一些。会计,需要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底子。审计,要会计学得好,审计才容易懂,这本书枯燥,比会计花的时间还要多。财管,需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经济法,没基础,也可以学。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的知识。风险管理,我没考过,我是考老制度。现在注册会计师刚考完不到一个月,应该是说最好预习明年的注册会计师的时间,考注册会计师,切忌不可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着低估注册会计师的难度。现在最好不要把6本书买全,因为教材肯定会变动,尤其是税法明年变动会很大,我建议你一科一科的准备,准备好一本书,再买一本书准备,准备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备情况,再决定考几科,以我个人的看法,我绝对你报考三科最为合适,经济法,税法,风险管理,这几科与会计联系不是很大,与会计稍微联系大点的是税法。辅导书不一定要买,最好报个班,现在报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议你最好报考网校,跟着学,效果会比较不错的。另外在准备的过程中,切忌莫放过大题,因为考试如果一道大题没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题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没错,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说,正确率要达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确率达到80%的,一般都能把题目做完,宁愿平常多错一点,也不要放过大题。

关于搭配的问题:1.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网校的辅导班,有10节免费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2.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3.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4.财管经济法(+风险管理/+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经济法》《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的公司法,证券法,就要判断现金流量,净利率问题,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据问题,如果是非会计专业,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费时间。《税法》更加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各项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这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可以不用去考。

下面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风险管理我没有考过,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审计我也是没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来告诉你:其实很多人说考经济法,税法不需要会计基础,是个错误。首先是财管:并不像别人说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过,财管加客观题,要计算的是80分以上,学财管的底子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其中成本计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这个是属于容易的题目,所以一定要会算。其次,通过历年的试卷看,财管的计算类型这么几个,容易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计算,最佳存货,最佳现金持有量,销售预算,风险计算,属于难的有期权股价,这个也是年年考,二叉树,斯科尔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后融资租赁,企业整体价值评估。10种类型的计算都要会,最基础的章节是年金,凡事考虑年限的,无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风险的,其中数学最好是学过概率,你像风险计算中的标准差,方差,相关系数,全部是概率到财管的具体运用。经济法: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税法:而税法不同.因为你看税法,出题就有很对性,计算题都是出税种,叫你算多少税,分值比例较高,所以你如果计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这么告诉你几点,你回去好好看看税法.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1.各个税的概念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你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会计:会计我一直头疼,把最难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会计也要有财管的基础,第二章金融资产就需要财管,未确认融资收益,所以学会计必须有底子,有中级财务会计的底子,有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的知识。学会计我的归纳不到家,但是还是必须说,各个章节的联系,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有着联系,所以这几章要学好。然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是难点。归纳有以下这么几点:因为会计其实是考你的会计准则问题,很详细的,所以首先要1.归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2.归纳以什么价值核算,你比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3.归纳相同点,比如哪些要提减值准备,哪些可以冲回,哪些不可以冲回。4.对比,资产对比负债,对比所有者权益。5.共性,资产里面的,比如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资产,共同与差异,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共性。审计我没学好。

备考中注意这么几点:1.不能因为没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预习,用09年的教材预习,最好不要买辅导,报个班比较稳妥,因为你如果面辅导,有以下两个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会感到预习时间不够,再就是万一教材改变大,做成了一个印象反倒不好。还不如报个班,把习题班学会就好了。等新书一下来,就赶紧做题。2.心态放稳,不是很难的考试,只是到了那里,会有两个想法,一是题目不难,但是不会,二是感觉一整本书都是重点。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册会计师,很多考过初级,中级,盲目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不错。4.要坚持做大题,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题,就脑袋里面思考一下,不动笔,而直接去看答案。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HI,或者语音聊聊。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期权方面的书

在国内固有的金融格局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银行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哥”,这将银行放在中心位置的视角,主要因为银行有绝对的身份背景和渠道优势,牢牢地把握着终端客户资源,非银机构只得从中分一杯羹,公募基金也不例外。

公募基金对银行渠道的依赖,一直以来就颇具争议。一方面渠道分走了大部分的费用收入,另一方面导致基金公司的投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偏好的影响。

此次基金投资顾问模式试点落地,能否改变现有格局?业内对此态度不一:有的人认为在国内金融环境下,没有买者付费的土壤,很难实现格局扭转;也有人认为,这是个突破口,有了牌照,基金公司、第三方机构可以朝此方向发展,逐渐掌握主动权。

买方投顾模式有前途吗?

事实上,在中国金融行业,投顾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早在此次试点前,业内就有银行理财顾问、证券投资顾问的存在,相关顾问人员都是持证上岗。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