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将成为主旋律 三季度橡胶价格重心有望上移-天然橡胶期货
上半年,海外国家仍深受疫情多次爆发的影响,需求复苏缓慢,但随着疫苗的上市以及美国多轮的消费刺激政策,使得美国出行率明显回升,体现在美国的汽车销量数据上也在逐步回暖。而从更具有先行的指标来看,尤其是韩国的汽车零部件订单在持续向好。
下半年在疫情逐步稳定下,预计海外需求将进一步复苏,叠加海外的宽松政策延续,对消费也将有刺激作用。
因海内外割胶旺季的到来,供应将进一步步回升,而海外需求因疫苗接种加大后将继续回升,但因供应端产能较大,预计需求增速不及供应。下半年供需格局或进一步宽松,国内青岛港口标胶库存以及国内期货交易所全乳胶库存货将迎来重新增加的拐点。而按照表观消费来看,基本国内以及海外的需求各占半壁江山,下半年因国内重卡销售的政策周期拐点来临,将使得需求环比下降,海外则因疫情的逐步稳定以及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复苏将成为主旋律。
经过十天左右低位整理,近日橡胶期货价格开始反弹,主力合约回到13000元上方,今年2月底以来的调整走势可能结束,重要底部有望形成。尽管新胶上市将进入旺季,而国内汽车及轮胎生产相对疲软,且东南亚地区疫情严重影响下游企业开工,供需形势较为偏空。但是,与上年相比,全球经济正在恢复中,预计橡胶产量及消费量会双双增长。与原油、铜等重要商品相比,天然橡胶估值较低,制胶成本对胶价构成一定支持。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在供需面及宏观面尚未好转的背景下,胶价反弹力量主要来自对估值的修复。橡胶重回13000元关口上方,技术形态转为利多,中线看或许将反弹至14000-14500元。主产国产区天气因素,以及疫情令人员流动受限可能制约割胶进度。
进入三季度之后,国内汽车生产将见底回升,全球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拖累的最糟糕阶段也有望成为过去,橡胶价格波动区间可能上移至13000-16000元。
胶价估值偏低,成本存在支持
2020年一季度,受突发疫情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并在当年4、5月陆续完成探底开始回升。今年2月份之后,受通胀题材的刺激,多数商品再次走高。不过,橡胶逆势回落,产区可能提前开割的预期带来压力,另外轮胎终端消费疲软也影响天胶需求。经过近四个月的背离走势,胶价表现与原油及铜的差距愈来愈大。长期看,从2020年6月末疫情冲击基本消化至今,布油及伦铜价格分别上涨了75%、57%,且均高于去年疫情前的水平。而同期橡胶涨幅仅有27%,并低于2020年1月的高点。
除了相对于原油、铜等估值偏低之外,胶价也一度低于制胶成本。橡胶RU的交割标的主要来自国产胶,6月中旬前后海南、云南全乳胶厂收购胶水价格都曾低至11700元,交割品生产成本应不低于12700元,而橡胶主力合约曾连续多日最低价仅12500-12600元。
国内割胶高峰推迟,供应压力不减
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年4月,胶价处于2018年以来的高位,产区提前开割的热情较高。海南主要产区在4月初开割,进展较为顺利。但云南部分胶树受白粉病的影响,集中开割的日期一推再推,进入6月下旬以来开割率才相对向好。尽管如此,今年国内1-5月累计产胶约16万吨,不仅高于2020年因推迟开割仅达到6万吨的水平,也高于2019年同期的12万吨。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不仅是国产胶数量增长,进口胶也有增加。2021年1-5月中国进口天然及合成橡胶(含胶乳)共计283.3万吨,较2020年同期的259.8万吨增长9%。其中,进口天胶220万吨,同比增幅6.9%。
从全球供应角度来看,近十年主要产胶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越南、印度等)天胶种植面积平均值为1095.86万公顷,2016年出现1135.63万公顷的历史峰值,2020年为1121.42万公顷,较峰值时下降了1.3%,高于近十年平均值2.3%。所以,近年天胶的潜在产能依然可观。虽然近期新胶增产势头尚不强烈,但主要产胶国原料价格同比增长,对刺激胶农开割的积极性有利。
不过,近期东南亚地区疫情形势再次紧张,马来西亚宣布自6月1日起全面“封城”,泰国宣布延长紧急法令至7月31日,印尼单日新增病例连续创出新高,先是影响到人员较为集中的下游橡胶制品生产行业,但不排除限制人员流动将影响产区割胶及出口的可能。
国内天然橡胶需求进入淡季
今年1-5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2.6万辆和108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4%和36.6%。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6%和5.8%。但5月产销量为204万辆和212.8万辆,环比下降8.7%和5.5%,同比下降6.8%和3.1%。3月以来进入传统淡季,7月份之后汽车生产有望见底回升。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国内汽车产销量有望继续增长,整体增幅可能达到6.5%。虽然受到车用芯片短缺的冲击,但预计下半年形势将会好转。
此外,2021年1-5月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较上年同期增35.1%至3.8亿条。同期,中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为290万吨,同比增长37.6%。不过,5月轮胎出口量为54万吨,环比减少4万吨,同比增长42.4%。由于海运费高涨且集装箱短缺,对轮胎出口形成制约。国内市场因汽车生产处于淡季,配套需求有所降低。而物流业面临运费偏低,竞争激烈的局面,轮胎替换周期有所延长。整体看国内橡胶消费形较为稳定,全年消费量超过上年应无悬念。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橡胶完成探底中线阻力14000-14500元
近日橡胶主力合约回到13000元上方,技术形态向好,市场上做多热情有所提升,重要底部基本可以确认。不过,供需形势依然偏空,割胶旺季来临以及汽车、轮胎生产放缓对胶价都有压力。天然橡胶产区天气及疫情发展都可能对新胶生产造成重要影响。
宏观面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对天然橡胶的消费有长期提振作用。宽松货币政策虽有调整迹象,但不至于对现实经济带来太大冲击。
综合来看,橡胶中线表现较为乐观,主力合约或许将反弹至14000-14500元。进入三季度之后,国内汽车生产将见底回升,全球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拖累的最糟糕阶段也有望成为过去,下半年橡胶价格波动区间可能上移至13000-16000元。
温馨提示: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7月份煤价将进入下降通道”成热议话题!体操作请关注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