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季”来临 多家钢厂公布冬储政策(附近10年冬储盈亏情况)
2021进入倒计时!“冬储季”来临
时至12月中下旬,2021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从时间节点上来看,现在已经步入了“冬储”时节。
“冬储”顾名思义就是钢贸商在每年冬季低价购入一些钢材进行提前储备,待来年市场行情启动、价格回暖后销售,从中赚取利润。2020年底,就因为钢价居高不下,导致进行“冬储”的人较少;在2021年上半年行情启动后,钢价一路上涨,没有进行“冬储”的钢贸商们只能感慨“手无寸铁”,无限后悔。
多家钢厂公布冬储政策,钢贸商蓄势“抢购”
注意的是,近日,东北、江苏钢厂率先公布冬储政策。据悉,本次冬储时间为2022年1月11日至2022年2月21日。本次冬储合计投放量65万吨,采取分段冬储,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2021年12月2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共计投放20万吨。
第二阶段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0日,共计投放20万吨。
第三阶段2022年1月11日后投放25万吨。
从目前已公布的钢厂冬储政策看,螺纹钢报价在4450―4800元/吨不等,消息面称低价货源成交好,但投放量少。
据了解,当前钢市呈现供需两弱格局,叠加明年春节时间较早,工地停工会比往年早,“钢需”强度明显减弱。此外,去年冬储时的现货价格在4300元/吨左右,目前钢价则达到4750元/吨,贸易商冬储的意愿普遍不高,今年钢厂和贸易商之间冬储博弈仍在进行当中。
中钢期货黑色系研究员赵毅表示,高基差情况下贸易商冬储意愿并不强烈,一是需求不乐观,房地产市场延续低迷特征,在未来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冬储的主观意愿降低。二是价格不合适,现货高升水,当前价格不足以吸引贸易商冬储,今年冬储规模或低于往年。
不过,光大期货黑色系研究总监邱跃成则认为,随着期货价格的上涨,期现基差近期收窄较为明显,加之宏观政策一直在释放宽松信号,贸易商对于冬储价格的合意心理价位水平也在抬高,今年大概率最终冬储的价格会高于去年。
历史回顾:冬储盈利吗?
下图为螺纹、热卷2010-2020年的历次冬储详细情况,钢厂每年冬储不一定全是盈利的,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亏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