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之路——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

经济增长:展望2021年,随着疫苗的加快普及,疫情将逐步得到控制,全球经济有望迎来共振修复,国内经济也将持续稳健复苏。1)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制造业的引领下继续回升,其中,制造业投资在库存周期和产能扩张需求的带动下将明显回升,而基建投资受财政约束,回升速度或放缓,地产投资有望保持一定的韧性,维持中高增速。2)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苗进展顺利,居民外出消费意愿增加,同时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费信心正在回归,消费有望持续回暖。3)出口将大概率保持增长,增速中枢有望上移:一是,全球经济将进入复苏周期,外需具有较强的韧性;二是,白宫易主,中美贸易紧张关系或缓和,不过,疫情得到控制后,防疫物资的需求将减少,产能替代效应也将减弱。


物价:猪周期下行仍是主导CPI走势的关键因素,随着生猪产能的持续恢复,猪肉价格将逐步下行,从而拖累食品价格。而国际油价仍将面临供需两端的扰动,中枢有所抬升,但对非食品价格整体的提振作用较为有限。进一步考虑基数因素,二季度或是全年的高点,重点关注食品和油价的走势。PPI方面: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提振下,工业品价格有望继续走高,PPI将继续处于向上的修复通道中。进一步考虑基数的因素,PPI的高点可能出现在5-6月份。


政策展望:国内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需要宏观政策上的连贯支持,过快转向可能将导致经济复苏节奏放缓,信用风险事件频发等问题,因此,2021年的政策预计不会快速转向,将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但力度有所下降,货币政策将随着经济复苏而温和收紧。


风险关注:海外风险加大,疫情迟迟未能控制,政策过快收紧。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一季度,GDP同比大幅下滑6.8%,为1992年公布季度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经济开启复苏模式,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同步修复,但各领域复苏力度不一,其中,投资修复力度好于消费,而出口则持续超预期增长。


展望2021年,作为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内经济有望持续稳健复苏,制造业投资和消费将成为新的亮点,食品价格走弱将拖累CPI同比增速,而全球经济复苏将带动PPI快速修复,宏观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化,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但力度有所下降,货币政策料将温和收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