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中航信托吴照银:全球经济主要风险正从疫情转移到通胀

  国际金融报  

  过去两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无疑是新冠疫情。其影响到经济运行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于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12%。

  3月4日,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各大经济体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但由于新冠疫情并不同于经济危机带来的需求下降,熨平经济周期较为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应对本轮总需求下降效果并不明显,相反宽货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突出。

  “比如大量的货币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资本市场,导致资本市场包括全球的股市、债市、汇市、大宗商品等大幅波动,对投资者冲击很大。”吴照银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大量货币进入商品流通环节,造成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形成一轮影响深远的通货膨胀,这也是新冠疫情留给全球经济的一个重大后遗症。

  那么,随着新冠病毒毒性变弱、全球大面积的接种疫苗和新冠口服药的问世,新冠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对整体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各国为了减少新冠疫情对经济冲击所采取的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通胀走势值得重视

  相关分析认为,在2021年,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早有体现。具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无论是CPI还是PPI都处于历史高位,并且在继续上升。

  此外,去年大家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仍集中在疫情,同时美联储一直强调“通胀是暂时的,不久就会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投资者没有太多地关注通胀。

  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份开始,美国的CPI同比数据就在5%以上,已经超过过去十年高点,同时PPI同比也已经超过7%,扣除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升更明显。

  此外,2022年1月份,美国的CPI同比已经到7.5%(尽管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召开时CPI值尚未发布)。市场也从此开始大幅上调美联储2022年的加息次数,从2021年底预期加息3到4次上调到2022年2月预期的7次,其中可能有一次加息50个基点。

  “特别是在美国公布1月份通胀数据以后,市场关注通胀已经超过新冠疫情。”吴照银告诉记者。

  对于市场突然如此重视美国的通胀,吴照银分析称,首先是美国通胀水平已经很高,创下40年来新高;其次美国通胀水平可能还会进一步升高,并且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再次,通胀带来的利率上升、货币收缩更会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强烈冲击。

  “因此投资者越来越重视美国的通胀走势,而要分析通胀就要先从本轮通胀的起因开始。”吴照银表示。

  整体来看,通胀上升无外乎经济基本面上的总需求快速增长、总供给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而快速下降、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等几个原因。而在过去两年,受新冠疫情冲击的全球经济虽然在逐渐恢复,但远远谈不上强劲增长,并且随时可能出现衰退,因而本轮通胀很明显不是需求端抬升引起的。

  或由货币超发导致

  吴照银指出,尽管供给确实受到疫情影响而有收缩,特别是一些农矿产品以及一些供应链受到冲击的工业品,但不会引起物价持续、普遍的上涨,并且供给收缩会随着疫情弱化而减轻,但是全球通胀似乎并不会随着疫情减弱而下行,反而还在上行,那么本轮通胀的主要原因更可能是由于货币超发。

  事实上美国自2020年3月暴发新冠疫情之后,其货币供给一直维持着历史罕见的高增长水平。可以看到,2020年3月以后,美国M2(广义货币供给量)出现跳升,其中2020年3月、4月、5月的环比增速分别达到4.37%、6.51%、3.89%,并在随后的近两年时间里,月度环比增速始终维持在1%上下。

  如果以M2的绝对量来衡量,截至2020年2月的美国M2余额为15.4万亿美元,但是经过22个月后的2021年12月底,美国M2余额为21.767万亿美元,在近两年时间里,美国M2增加约6.4万亿美元。

  换句话说,截至2021年底,美国历史上发行的货币总量中的30%是过去两年发行的。某种程度上,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正从疫情转移到通胀上,通胀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冲击会越来越明显。

  吴照银表示,通货膨胀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如,通胀会造成经济增速下行、失业率上升,还会造成贫富差距扩大。此外,通胀会造成股票价格持续、普遍的下跌;通胀还会带来利率上升,进而导致债券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持续下跌。

  同时,通货膨胀还会传染,不但会从产业链的上游传导到中下游,还会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方式从一国传导到另一国,从而给其它国家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冲击。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美国的CPI和PPI数据已经在高度和时间长度上都已经超过1989年-1990年的通胀和2008年的通胀。而本轮美国货币超发力度远超历史上的任何阶段,过量的货币最终传导到货物价格上,必然会带来持续的高通胀。

  经济周期有所不同

  吴照银指出,这轮由美国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从表象上看与中国物价走势并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疫情暴发后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并不一致。

  中国很早就控制住了疫情,近两年虽然不断有散发病例,但整体可控,疫情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的供应链并没有太大的冲击。

  而且在疫情暴发后,中国并没有采取像美国那样的滥发货币,中国货币政策虽有扩张,但始终不搞大水漫灌。因此在经济企稳后,物价虽有上涨但整体可控,CPI一直在低位运行,PPI创了十年新高但也在快速回落。

  吴照银分析认为,相对而言,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是总需求不足,从近期的数据看,整体经济走势偏弱。由于1月和2月经常会出现春节错位,即有些年份春节在1月份,有些年份春节在2月份,因此统计同比数据时就会出现畸高畸低,使得同比数据没有参考意义。

  “因此,一些基本面数据(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通常1、2月份合并公布,这样数据的发布期就会延长到3月份。”吴照银表示,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变化,需要跟踪一些相关数据来推测经济基本面变化。

  股市方面,吴照银告诉记者,整体看,中国股市走势较美股弱,但是两国股市仍有较强的相关性,尤其是美国纳斯达克和中国创业板在产业布局上有一定的趋同性,新能源车、互联网企业、创新药、通信等行业是两个市场指数的主要成分,因此这两个市场走势一致性更强。

  “而纳斯达克指数与美国国债收益率呈较强的负相关性,因此当美国通胀上升带动美债收益率上升,必然会带动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下行,进而带动中国创业板和中国股市调整。”吴照银进一步指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