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特性理论
网友投稿• 2022-02-24 13:18:01 •阅读38
W.J.Baumol
释义 管理学名词。对西方研究领导者素质的成果的统称。 领导者特性理论集中回答这样的问题: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怎样正确地挑选领导者? 研究者认为,只要找出成功领导人应具备的特点,再考察某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就能断定他是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这种归纳分析法成了研究领导特性理论的基本方法。领导特性理论的分类 1 传统特性理论:主要观点为领导者所具有的特性是天生的,是由遗传决定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赞同这种观点。 传统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来源于生理遗传,是先天俱有的,且领导者只有具备这些特性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特性理论的创始人阿尔波特(C.W.Allport)及其同事们曾分析过17953个用来描写人的特点的形容词。亨利(W.Henry)1949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十二种品质: ①成就需要强烈,他把工作成就看成是最大的乐趣; ②干劲大,工作积极努力,希望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③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上级,尊重上级,与上级关系较好; ④组织能力强,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⑤决断力强; ⑥自信心强; ⑦思想敏捷,富于进取心; ⑧竭力避免失败,不断地接受新的任务,树立新的奋斗目标,驱使自己前进; ⑨讲求实际,重视现在; ⑩眼睛向上,对上级亲近而对下级较疏远; ⑾对父母没有情感上的牵扯; ⑿效力于组织,忠于职守。 吉伯(C.A.Gibb)于1954年指出,天才的领导者具有七项特性: ①智力过人; ②英俊潇洒; ③能言善辩; ④心理健康; ⑤外向而敏感; ⑥有较强的自信心; ⑦有支配他人的倾向。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反馈,传统特性理论受到了各方面的异议,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据有关统计,自1940年至1947年的124项研究中,所得出的天才领导者的个人特性众说纷纭。但各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不大;有的甚至产生矛盾。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卓有成效的领导者与平庸的领导者有量的差别,但并不存在质的差异。3)许多被认为具有天才领导者特性的人并没有成为领导者。 2 现代特性理论:主要观点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并非全是与生俱来的,而可以在领导实践中形成,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的方式予以造就。主张现代特性理论的学者提出了不少富有见地的观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针对美国企业界的实况,提出了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十项条件: ①合作精神; ②决策能力; ③组织能力; ④精于授权; ⑤善于应变; ⑥勇于负责; ⑦勇于求新; ⑧敢担风险; ⑨尊重他人; ⑩品德超人。 日本企业界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十项品德和十项才能。十项品德 | 十项才能 | ||
1.使命感 | 6.公平 | 1.判断能力 | 6.劝说能力 |
2.责任感 | 7.热情 | 2.创造能力 | 7.对人理解能力 |
3.依赖性 | 8.勇气 | 3.思维能力 | 8.解决问题能力 |
4.积极性 | 9.忠诚老实 | 4.规划能力 | 9.培养下级能力 |
5.进取心 | 10忍耐性 | 5.洞察能力 | 10.调动积极性能力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