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让优质金融服务与美好生活“一点就来”

  □本报记者马静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金融服务形态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紧抓时代发展新格局,找准城市“成长坐标”,“以金融科技为第一驱动的智慧银行”为建设目标,持续推进轻型化、场景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工程,努力打造百姓身边优质的“效率+体验+服务”的银行,为实现500多万常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江南力量”。

  集中化运营远程银行,让银行服务“触手可及”

  早上8点45分,“90后”市民小马在上班的地铁上完成了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签约。“等地铁的时候看到手机银行上有一款不错的理财产品,正好手头有点钱,就下手买了。”换作以往,小马想要购买心仪的理财产品或者基金产品,必须跑到网点柜面才能完成签约,“现在只要通过远程银行,在手机上就能操作,很方便。”

  同一时段,位于金坛的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远程作业中心,远程柜员童琴完成了小马这单业务后,继续处理着下一个呼入业务,不远处的监控总览视频上实时显示着,下一单业务是从钟楼支行呼入的。中心内,像童琴这样的远程柜员有300多位,每天处理着各式各样的对私、对公业务。

  数字化时代下,曾经是“流量入口”的物理网点对客户的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如何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享受“面对面”的金融服务?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一场服务模式的全新变革:通过流程再造,打造集中化运营的远程业务系统。让客户通过VTM机具、手机银行、PAD、助农设备等渠道,利用视频、音频、文字等方式,接通远程柜员,获得全天候、全方位、面对面的一站式远程金融服务。据悉,2021年起该行开始布局AI智能远程银行,打造更为集约高效的服务。

  目前,该行远程银行已覆盖200多项对私业务、100多项对公业务。2021年,远程银行累计办理各类业务约600万笔。不仅为百姓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也极大地缓解了银行业务快速增长与物理网点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场景银行变革提速,将金融服务“嵌进”百姓生活各场景

  上午10点,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这让前来就诊的筱肖有些犹豫。她是从事美容行业的技师,最近血糖有些高,一直想来内分泌科挂个号,可店里生意太忙,她好不容易才请了2个小时的假。

  门诊大厅的工作人员建议她,可以试试“康易付”平台。据悉,这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与该院合作,为其打造的一款智慧平台,患者通过平台可以跳过就诊期间不同环节的排队缴费,从而实现“边诊疗边付费”,还可在急需时刻通过信用获得“临时诊疗费”,真正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上午11点多,筱肖利用“康易付”顺利看了病并取到了药。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潘冬冬介绍,近年来该行深入推进“智慧医疗”场景建设,围绕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紧抓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和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两大工程”,通过自助机具投放、对接“医疗一账通”平台等举措,实施“银医通”升级改造,不断延伸拓展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功能,持续提高百姓就医效率,科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让更多患者体验到信息化时代下,“金融+医疗”带来的便捷。截至2021年,“智慧医疗”项目已接入各类医疗机构13家,其中,市直属医院4家、卫健局所属医院5家、各区重点医院4家。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陈跃中表示,“智慧医疗”只是近年来该行深耕场景银行的项目之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新的金融消费方式不断涌现,这种形势下银行该如何寻找新的客户入口,并有效黏住客户?陈跃中认为,“银行要转变服务理念,积极从‘坐商’转变为‘行商’,努力实现客户在哪里,场景就在哪里,金融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他介绍,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以智慧医疗、智慧食堂、金融社区等民生领域“场景银行”为抓手,将优质的金融服务嵌入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场景。2021年,该行还推出了集餐饮美食、日常服务、娱乐消费、便民生活四大类场景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江南好生活”,打造线上化本地生活场景生态圈。至去年末,该平台已实现入驻商家3.15万户,交易额超亿元。

  对此,陈跃中表示,作为一家本土银行,江南银行具有贴近市场、更了解本土客户的优势,“未来我们要将客户心声与需求嵌入到更多的场景建设与服务中去,解决百姓全生命周期内的衣食住行等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式的服务需求,让优质金融服务与美好生活‘一点就来’。”

(文章来源:常州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