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香港首家SPAC上市首日下跌3.2% 为何市场反应如此冷淡?

  3月18日,港交所首家SPAC上市了。

  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证券简称AQUILA ACQ-Z;07836.HK)是香港自2022年1月1日推出SPAC上市机制以来,首家递交上市申请并成功上市的SPAC公司。截至当天收盘,公司最终报收9.68港元/股,下跌了3.2%。

  该公司于1月1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从挂牌到上市,耗时两个月。此次发售获得适度超额认购,有99名专业投资者,中包括40名机构专业投资者参与认购,共集资约10亿港币。其中40名机构专业投资者将分别持有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的75.03%。

  根据上市规则及联交所可能不时发布的指引信,发售所得款项总额将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形式由托管账户所持有。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拟发售约1.001亿股A类股份及5003.25万份上市权证,每股A类股份发行价为10港元,每两股A类股份获发一份上市权证,另有15%超额配股权。

  A类股份将占紧随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80%,并以每手买卖单位为10.5万股A类股份的方式进行买卖,初始价值为每手105万港元。上市权证将以每手买卖单位为52500份上市权证的方式进行买卖。而上市权证的权证代号将为4836.每份上市权证可按11.50港元的行使价(权证行使价)行使一股A类股份的权利。

  AQUILA ACQ-Z发起人包括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控股)、蒋榕烽、凌尧、乐迪及吴骞(个人发起人)。蒋榕烽等三人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而吴骞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所有个人发起人现均为招银国际雇员。

  招股书显示,AQUILA ACQ-Z计划重点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新经济行业(例如绿色能源、生命科学及先进科技与制造行业)内有科技赋能的公司,公司可能在任何行业寻找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当天表示:“引入SPAC上市机制是香港交易所的一项重要市场发展工作。新机制为发行人开辟了上市的新途径,也令香港市场的上市产品种类更丰富多元,同时有助我们扶植一些富有潜力的企业新星茁壮成长、迈向成功。”

  欧冠升指出,市场对这全新的SPAC上市途径展现出浓厚兴趣和庞大需求,港交所乐见首家SPAC- Aquila今天成功上市,希望未来几个月会陆续见到更多SPAC发起人将他们的公司在香港上市。

  截至3月17日,香港交易所已收到10家SPAC的上市申请,可见市场对此上市新途径反应踊跃、需求殷切。

  SPAC上市集资的目的,是在上市后一段预设时间内收购(SPAC并购交易)一家公司(SPAC并购目标)。

  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SPAC的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壳的上市,后一个阶段,是寻找并购标的,相对而言,后半程更为关键。

  公司也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可能无法选取合适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及在上市日期后24个月内公布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即使可以选取合适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目标,仍可能无法在上市日期后36个月内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的能力可能受整体市场情况、股本及债务市场波动情况以及本发售通函所述其他风险的负面影响。

  天爱资本投资总监杜先杰告诉界面新闻,首个SPAC上市后,市场反应平淡。他认为,SPAC作为一个壳公司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并购标的的选择,交易架构的设计等。由于SPAC是个新产物,懂行的投资者少,SPAC本质又是一家现金公司,没有定价估值的锚,所以上市后相当长的时间买方都只能观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SPAC上市之后的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此外,叠加了整体股市环境因素,如行情不振以及港股的IPO市场并无太大起色,都会对其带来影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