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银行零售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对公再添新赛道



  在周五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间隙,上海证券报记者在“云端”再度见到了老朋友——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他刚刚马不停蹄地结束了两场面向投资者及媒体的线上“问答会”,快人快语、速战速决一直是他的“标签”。

  谢永林自2016年执掌平安银行后,短短五年时间力挽狂澜,带领平安银行转型为一家零售银行。不仅如此,平安银行在集团的分量也越来越重——2021年,该行对平安集团营运利润的贡献比重,仅次于集团旗下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优等生往往承载着来自市场“更进一步”的期待。即便银行业绩还在上升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仍然是“零售业绩还能不能增长”“对公业务有没有新亮点”“新银保改革具体怎么改”等问题。谢永林坦言,银行零售业务已经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全面重启后的对公业务,也在“双轻”理念下,找到了两大新赛道。

  种种迹象显示,平安的银行业务正在二次发力的路上。

  第二增长曲线打法明晰

  2021年,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表现依然充满动力,虽然对该行净利润贡献比重略有降低、但仍有近六成,与对公业务形成六四开的“动态均衡”格局。

  零售业务是该行营收第一大驱动力,市场期许也高——能不能再上个台阶?对此,谢永林回应道,“我们找到了零售第二增长曲线,打法也已经明确,肯定没有问题。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私人财富业务,都会保持快速发展。”

  去年,平安银行首次提出零售“五位一体”新模式,意在通过科技手段及数据驱动,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给长尾客户,实现客户经营以及业务发展的降本增效。

  从衡量零售业务多项指标来看,该模式对业务增长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平安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无论是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个人存款还是贷款,同比增速都为两位数,特别是AUM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21.3%。同时,私行业务指标表现也颇为强劲,2021年末,私行达标客户6.9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1.6%。

  这意味着,平安银行零售客群在持续夯实,逐步具备向财富管理要收入的动能。

  财富管理市场是目前各家银行争夺热门阵地,谢永林对此非常期待。他表示,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综合金融平台优势,升级产品供应,积极加强人才储备,打造一支高度专业的资产配置专家队伍,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的经营服务能力;同时,把握寿险市场升级变革机遇,快速推进懂保险的财富管理队伍建设,为私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开拓新动能。

  对公锚定两大新赛道

  而曾为零售转型让路的对公业务,在经历阵痛后,于前年全面重启。

  “前几年对公业务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过去对公有不少不良,同时零售又要突破转型。因此,对公是受了一些委屈的。”谢永林表示,但是全面重启后,增长是很明显的,客户基础显著改善,存款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也扛起了整个银行的负债业务大旗,不良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只有0.71%。

  年报数据显示,获客及客群经营方面,2021年末,平安银行对公客户数51.04 万户,增量为上年的1.48倍。存款质量提升亦明显,2021年,企业存款日均余额突破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1%,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较上年下降21个基点至1.96%。

  之所以有如此表现,谢永林对此感慨,最重要是因为路径策略找对了。

  这体现在对公收入结构上,“双轻”路线越来越清晰,目前对公条线贷存比行业最低,对公营收中超过七成都来自于不占资本的业务。

  但接下来市场依然要问,对公还有没有增长新动能?据了解,在过去“AUM(管理对公客户资产)+LUM(对公客户融资总额)+平台”经营模式基础上,2022年,平安银行在“双轻”理念下,对公业务将布局两个新赛道再发力。

  “面向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赛道,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差异化优势,做强复杂的投融业务,给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面向产业数字化赛道,发挥科技赋能,做大做强交易银行业务。”谢永林表示。

  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优势也的确让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分享到了红利。2021年,平安集团投融规模累计超1.1万亿元,给平安银行持续经营形成了1707亿元日均存款、同比增长18.5%,活期占比超过50%。

  新银保改革强势推进

  从平安集团层面来讲,目前第一大支柱保险板块承压,而银行是平安集团第二大业务支柱,新银保改革又是集团寿险改革、新业务价值的发力点,因此,在如何发挥综合金融协同效应大方向等背景下,其改革进展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之所以大刀阔斧地搞新银保改革,谢永林表示,一是观察到居民财富需要好的配置,而不是单单卖张保单;二是国内银行财富管理的中收,与欧美相比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数据显示,国际市场,通过绑定一家保险公司实现闭环服务的模式,就成功帮助不少银行的银保中收占比达到30%-50%。

  “这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早有想法,平安做这个事情也是水到渠成。”谢永林说,现在寿险行业都面临留存慢、拓客慢等挑战,银行财富管理也面临挑战,需要改革升级。从财富管理的配置工具角度来说,银行本身就有动力配置保险,平安天然有很多优势,比如账户优势、客户资源优势,还有科技优势。

  去年,作为平安集团寿险改革的重要部分,新银保改革得到强势推进,并单设队伍,在架构上归入私人银行。“我就希望这支队伍成为会做保险配置的私人财富管理队伍。”谢永林说,今年银保一定会发展得很好,集团的NBEV(新保单内含价值)也会上来。

  据悉,目前新银保新模式已从7家试点分行扩展至19家,首批精英队伍已经入职成功并产能初显。新银保产能超过传统队伍的两倍,今年“开门红”期间,银保带来的中收同比增长30%。

  在谢永林的设想下,银保产品体系未来还要全面升级,要把集团两轮驱动中的医疗健康协同到综合金融和财富管理中,构建“产品+生态”体系。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