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AI芯片第一股”CTO出走

  对于芯片设计行业而言,首席技术官的离职将会带来何种影响?“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用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

  3月中旬,这家AI芯片巨头突发一起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事件:在公司工作5年的核心技术人员、原首席技术官梁军辞职。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3月,主营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梁军则自2017年加入,系核心技术人员之一,曾任其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根据寒武纪的说法,梁军的加入,对于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技术体系搭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离职原因主要系“与公司存在分歧”,早在2月10日梁军已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已于近日为其办理相关离职手续。离职后,梁军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不过,随着梁军的离任,寒武纪的核心技术人员目前仅剩三位,分别为陈天石、刘少礼、刘道福,均为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其中,出生于1985年的陈天石系寒武纪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梁军离职消息发布后,寒武纪股价持续下跌。3月15日,寒武纪盘中一度重挫近20%,最终报收66.02元,跌幅18.38%,股价创下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历史新低,市值较前一个交易日蒸发59.63亿元。3月16日,寒武纪盘中一度跌破64.39元的发行价,收盘报65.01元/股,下跌1.53%。

  核心技术骨干离职

  作为AI芯片巨头,寒武纪的主营业务是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以及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公司主要做集成电路设计环节,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根据相关资料,早在2017年、2018年,寒武纪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向华为海思销售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不过2019年因华为海思选择了自研人工智能芯片(NPU),寒武纪痛失这一主要客户。

  从时间线来看,有着华为背景的梁军2017年加入寒武纪之时,正值后者与华为“深度捆绑”之际。寒武纪2020年年报显示,出生于1976年的梁军,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历,2000年至2003年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任工程师。2003年至2017年,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业务部、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2017年起出任寒武纪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2020年,梁军从寒武纪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99.7万元,位居该公司16名高管之首。相比之下,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陈天石2020年税前报酬则为103.06万元,同为核心技术人员的刘少礼为130.73万元,刘道福则为115.18万元。

  寒武纪方面表示,梁军在任职期间主要从事研发管理工作,曾参与研究并申请发明专利138项、PCT 10项,均为非单一发明人,其中14项发明专利已授权,其余仍处于审查阶段,前述知识产权所有权均属于公司,不存在知识产权的纠纷。

  “梁军离职后,会对公司的研发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专业的研发队伍,储备了丰富的专利技术。”寒武纪在公告中直言,梁军的离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不会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随着梁军的离职,其名下的部分激励性股票将会作废。2020年底,寒武纪公告了其上市后首个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董事、中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业务骨干。其中,梁军被授予了10万股激励性股票,而根据有关规定,梁军在离职后已获授未归属的8万股作废失效,如果按照3月15日收盘价计算,该部分作废的股票对应价值约为528.16万元。

  3月中旬,《国际金融报》记者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联系寒武纪方面,其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梁军作为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早在1月中旬,梁军已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职务,公司拟委派其担任前瞻芯片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职务。彼时,寒武纪还提拔了产品负责人陈煜、曾洪博为副总经理。

  2021年预亏超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官宣梁军离职前不久,寒武纪刚刚披露业绩预亏快报。2021年全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57.12%;实现净利润-8.4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94.98%。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表现,寒武纪在公告中称,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及智能计算集群业务。报告期内,边缘产品线MLU220芯片及加速卡落地多家头部企业,实现近百万片量级的规模化销售,边缘产品线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突破性增长;同时依托公司中标江苏昆山的智能计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群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的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同时,因公司2020年底及2021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导致本报告期按归属期分摊的股份支付费用增长。”对于净利润亏损,寒武纪方面则解释称,此外,因公司积极发力智能芯片市场推广及生态建设,销售费用有一定增加。

  2020年7月20日,在刷新彼时科创板审核的最短时间记录后,寒武纪迎来敲钟时刻。在头顶“AI芯片第一股”的光环之下,寒武纪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295元,相较发行价64.39元大涨3倍多,市值甚至一度超过1000亿元。

  不过,根据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2020年,寒武纪的营收较2019年同步增长3.38%至4.59亿元,但净利润仍告亏4.3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留意到,2月初,自上市以来一直给予寒武纪“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国金证券曾发布研报称,寒武纪1月底预计2021年营收在6.7亿元至7.5亿元,明显高于Wind分析师预期的6.85亿营收,虽然营收高于预期,但归母净亏损预计在7.65亿元至9.35亿元,也明显高于Wind分析师预期的7.84亿亏损。对此该券商预计寒武纪亏损难改善,库存风险提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