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提升绿水青山颜值 实现金山银山价值

  春日的淦河,桃红柳绿,风景怡人。

  淦河,是咸宁人民的母亲河。近年来,我市通过全流域、全业态、全手段、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淦河实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如今的淦河成为“城市生态会客厅”。

  淦河巨变,是咸宁全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一组数据也彰显咸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成效——

  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2个(赤壁市、崇阳县),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3个、省级生态乡镇61个、省级生态村504个。

  生态行动显山露水,生态名片越擦越亮,咸宁厚植生态底色,挺起绿色脊梁,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咸宁样板,既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价值。

  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全域管治体系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找准工作着力点,干在点子上。

  突出规划引领——

  2017年,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咸宁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5-2023年)》。

  2018年,咸宁市制定并实施《咸宁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方案》。

  2019年,咸宁市召开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

  2020年12月7日,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咸宁“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2021年9月,市委五届十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域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重要举措,打造“美丽中国”咸宁样板,为我省建设中部绿色崛起先行区贡献咸宁力量。

  领导高位推动——

  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

  市委书记孟祥伟带队10次徒步巡河检查淦河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深入实地检查督导嘉鱼潘湾工业园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调研通山小水电清理整改、咸安桂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赤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修复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巡视长江调研长江禁渔和岸线生态修复等工作,到嘉鱼县潘湾工业园督导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我市在全省率先印发市直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成立11个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扎牢制度笼子——

  我市印发《咸宁市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细则》《咸宁市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暂行办法》《咸宁生态市(绿色崛起)建设考核办法》《咸宁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扎牢了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的制度笼子。

  制订《咸宁市地表水重点断面(点位)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咸宁市空气环境质量考核生态补偿办法(试行)》《西凉湖水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斧头湖流城碧水入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推动生态补偿落地实施。

  打好“三大战役” 全面构筑综合防控体系

  “净空、净水、净土”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我市坚决扛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打好“三大战役”。

  打好蓝天保卫战,让“天更蓝”——

  生态环境部通报,2021年,咸宁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8位,是我省唯一进入全国前20的城市。

  近些年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咸宁城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责任机制的通知》《咸宁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实施方案》等,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控管理、考核补偿、督办问责、预报预警、区域协作等机制,坚持推动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硬约束机制。

  对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市城区大气巡查发现问题每月一次通报,全方位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加快推进咸宁市空气质量网格化自动在线监测项目实施,充分利用气溶胶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监测、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等多项科技措施的技术成果,精准指导大气污染防治。

  打好碧水保卫战,让“水更清”——

  2021年,咸宁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16位,是湖北省唯一进入全国前30名的城市。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新思路,坚持源头治水,严控污染总量,全市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系统治水,改善水体环境质量。通过外源截污、内源生态修复,深化环境监管,强化水位保障,实施斧头湖生态保护带、淦河入湖口疏浚等项目,斧头湖咸宁水域水质明显改善。

  科学治水,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坚持定期水质监测。建设智慧长江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对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数据实施日观察、日研判、日报告。

  依法治水,强化刚性约束机制。建立了全市重点断面水质监测考核和水环境质量定期通报制度,开展重点河湖日常巡查,实施了陆水河流域、斧头湖流域、西凉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打好净土保卫战,让“地更净”——。

  突出依法治土,严防土壤污染风险。全面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制定《咸宁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土壤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指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厂区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并有序推进隐患点整改。

  及时更新疑似和污染地块名录,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对污染地块按要求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强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学法宣法。市本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工建设,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成运行,崇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运行,医废处置补短板工程建成使用。开展实验室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规范化管理考核评估达标率100%。

  坚持多元融合加快建设生态经济体系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问卷,我市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以创新为引擎,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技术迭代、产业升级。

  过剩产能做减法,新兴产业做加法,动能转换做乘法。我市瞄准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加快培育五大千亿产业。

  看中咸宁交通区位、产业潜力和生态环境,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大项目纷至沓来,咸宁绿色产业在集聚中茁壮成长。

  从螺旋盖纤体铝罐到3D玻璃盖板,从超薄电子玻璃到激光半导体芯片,从纳米纤维材料到超长应急机械化桥,我市绿色产业在集聚中茁壮成长。

  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我市严格限制建设高能耗、高排放、产能过剩和简单重复的项目,守住了绿色“底色”,促进“绿富双赢”。

  从构建“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生态—绿色文化—绿色管理”发展体系入手,咬定“绿”字不放松,初步建立了绿色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绿色发展体系。

  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我市不仅改变着工业结构,也转变着传统农业基因。

  2014年,全国首个竹子造林碳汇项目在通山落地。靠会“呼吸”的竹子,这里一边实现减碳减排,一边推动减贫振兴。

  这个如今超过40万亩的项目,为当地村民创造了15万个短期工作机会、50个长期工作机会,3万多农户因此增收。当地一位村民李如寅说,7年来他靠农闲种竹子、养护竹林,多挣了35万元。

  我市坚持走优质化、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入围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九宫山茶叶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赤壁青砖茶、黄袍山油茶入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项目实施,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品牌。2021年,市本级财政投入生态文明建设资金4.56亿元。涵盖节能环保、城乡环境、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林业、水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

  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服务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市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速保持在16%以上,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森林养生示范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创建扎实推进。

  绿色发展理念上干实事、在绿色汇聚上抓机遇、在绿色资源上做文章、在绿色产业上下功夫……咸宁,高擎生态建设大旗,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文章来源:咸宁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