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国联通倾力打造怀来高算力枢纽节点

  编者按:数字中国春潮涌动,“东数西算”正当其时。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算力已成为数字中国、信息社会的核心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为确保将这一重大工程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中国联通先后走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八个数据中心集群,探访热点区域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情况,结合算网融合、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实际举措,全方位展现公司赋能算力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万物复苏。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中国联通(怀来)创新产业园的项目工地上,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者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根据规划,这里将建起一座可容纳2.25万架标准机柜、主要服务京津冀重点客户群体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将极大地缓解当前环京区域算力不足的情况。目前,第一期设计规整、星罗棋布的数据中心及运维楼土建结构业已封顶,楼内机电设施安装工作正在进行,全部主体工程预计今年6月底交付,并迎来第一批定制化客户入驻。

  京津冀的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是国家发改委给出的明确起步区范围。中国联通全面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建设,制定了《建设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和《算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优化“5﹢4﹢31﹢X”数据中心资源布局,围绕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中国联通(怀来)创新产业园项目,以算力为核心,打造京津冀区域绿色集约、安全可靠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为政企、金融、医疗教育、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客户提供标准化、定制化等多元算力基础设施服务。

  最强“基座”:国际领先的“冬奥网络”服务标准

  张家口,这座在刚刚结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大放异彩的冬奥之城,不仅拥有令人称赞的资源禀赋,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21年,中国联通(怀来)创新产业园项目落户怀来县,毗邻京津冀核心都市圈,距北京市中心仅85公里。园区周边交通便利,拥有高速路、高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具备1小时北京通勤圈等优势,客户往返更加便捷。

  一子落,满盘活。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围绕怀来数据中心枢纽节点,打造低时延、广联接、智能化、便捷化的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依托“冬奥网络”一跳直达北京,“双挂”概念网络设计,直连互联网China169骨干网北京和河北节点,直连CUII产业互联网骨干网节点,出口能力达3Tbps.中国联通通过打造低时延极简网络,以用户感知最优为目标,可以满足云联网、工业互联网、政企、金融证券、医疗教育、人工智能等业务需求,真正实现“一点接入,服务全网”。

  超大“体量”:最高标准完成新型枢纽节点建设

  中国联通将整个园区定位为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算网融合、高效便捷的新型枢纽级数据中心。园区净用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约20.3万㎡,包括5栋数据中心、2栋运维楼及1座110kV变电站,可容纳标准机柜2.25万架。建成后,园区将引入双路10kV外市电,投入运营3000架8kW机柜。

  更低“成本”:同区域价格优势明显

  数据中心被形容为“不冒烟的钢厂”,一直饱受高能耗问题困扰。怀来地处北纬40°,属于数据中心发展“黄金纬度”,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低于9.1,有利于高耗能设备自然冷却,可节约冷却能耗达40%。同时,张家口地区也是京津冀大数据新能源示范区,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可为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绿色能源,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运行能耗成本。

  中国联通采用国标GB50174-2017(A级),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实现绿色节能,采用间接蒸发冷却/DX补冷的制冷方式,结合“数字化智能运维管理系统”﹢“AI的PUE调优”,实现年均PUE≤1.25的超低值,显著提升当地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在电价、天然冷源、四方交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园区在同区域具有价格优势,可满足客户低成本高标准诉求。

  中国联通积极服务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助力京津冀区域建设行业一流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面向社会各界提供新型算力设施体系能力,进一步畅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构筑数字新底座。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