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1调查丨国际医学变数:商洛医院开诊1年亏损过亿突转手 异地扩张遇挫业绩隐忧难消

  这场拟由国资接盘的资产转让背后,国际医学打着什么算盘?

  旗下核心医院因相关事件被责令停业整顿中的国际医学(ST国医,000516),近期展开新的资本运作——转让开诊近一年、总资产逾18亿元的国际医学商洛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商洛医院)。

  去年3月,陕西商洛,商洛医院崭新的院区里,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开诊仪式。

  当时,当地各界众多重量级嘉宾云集,与国际医学董事长、总裁等高管、行业专家,以及国际医学集团近千位医护代表一道,共同见证了这个辉煌时刻。

  彼时,没有人会料到,仅仅一年后,身后这座开诊不久的医院,便要被国际医学剥离、转让?

  国际医学的医疗服务板块中,四大实体医院分别为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其中,商洛医院属于国际医学曾经谋求的加快规模扩张之举,是国际医学布局于西安之外的重要项目,更被视为该公司走出西安异地布局的“第一步”。

  如今,历经五六年漫长筹建、开诊仅一年,国际医学便在商洛医院亏损过亿之后匆匆撤出,重新收缩至西安地区。

  在这场拟由国资接盘的资产转让背后,国际医学打着什么算盘,此举又会给公司带来哪些变数?

开诊仅1年即寻转手

  日前,国际医学与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洛交投),在陕西省商洛市签署了商洛医院的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国际医学拟将所持99%股权作价转让,商洛交投拟以货币资金受让上述股权。

  成立于2015年9月的商洛医院,另外1%股权为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持有。

  起初,商洛医院的建设,曾被国际医学被视为一项重大举措,希冀加快陕西省内医疗布局、实现规模扩张。

  2015年,该公司分别与商洛市方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出资在商洛市高新区建设一所三甲医院,即商洛医院。

  国际医学彼时称,与商洛方面合作并投资建设商洛医院,是实现该公司医疗服务业务经营规模扩张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打造以西安为中心、覆盖陕西全省的医疗服务连锁网络的重要布局,迈出了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向西安以外地区发展的第一步。

  商洛医院由国际医学投资,总投资拟为30亿,一期投资17.98亿元,建筑面积22万平米,规划床位1800张,2021年3月28日正式开诊。

  于是,便有此前发生的一幕。

  开诊仪式上,国际医学董事长致辞表示,未来,国际医学将全面整合集团旗下各医院人才、教学、设备等医疗资源,全面支持商洛医院优势学科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将国内外顶级医疗专家资源融入当地医疗服务机构,并与商洛市、区、县各级医院融合发展,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从2015年签约筹建,至终于开诊,期间,商洛医院及国际医学吸引着市场的密切关注。对于这座常住人口约200万的陕南城市,多一家三甲医院,当地是欢迎的。

  这场声势颇大的开诊仪式,更令当地及市场对商洛医院在国际医学带动下的发展潜力,凭添了几分笃定。

  然而,谁能料想,筹建时间长达五六年、开诊却仅一年后,国际医学便要转让剥离这项资产。

转让背后打什么算盘?

  此次转让商洛医院的消息公布后,也引得投资机构人士关切:后续是否有转让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西安高新医院股权的计划?

  当然,国际医学答复是,对两家医院没有股权转让计划。

  如此情形下,国际医学的转让之举,打着什么算盘?

  在答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国际医学表示,理由之一是“为凝聚公司未来发展动能,充分把握国家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聚焦主业,突出优势,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作用,带动整体业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商洛医院首年经营即亏损逾亿。

  国际医学披露,截止2021年底,商洛医院总资产18.35亿元,所有者权益3.16亿元。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占比不到5%;归属净利润亏损1.24亿元,占扣非净利润亏损的比例约为16.5%至19%。

  营收占比较小,亏损比例却高出不少。经历过较长筹建蓄势、正待起步发力的商洛医院,尚且来不及运营成熟,即成为被国际医学优化、剥离的资产。

  商洛地区常住人口200余万,基于当地经济发展及医疗市场规模,国际医学在投建商洛医院时,理应有清晰理性的评估。从大举投建到匆忙撤出,对于此项投资决策,国际医学如何评价?

  该公司在答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给出的另一个理由是,可使商洛拥有一所按三甲标准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优化该市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实现双赢。

  该公司在面对众多投资机构人士时,则给出三点理由。具体包括,剥离商洛医院的负债和亏损,将使上市公司资产进一步优化;鉴于商洛地区常住人口不多、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限、经营和投资回报现状,转让商洛医院有利于提升位于西安的两家大型医院运营;基于旗下的康复医院未来投用,将使该公司完成在西安三家大型医院的布局。

  在西安市场与商洛市场之间,国际医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曾经为扩张而在异地迈出的“第一步”,转身撤回。

业绩连年亏损重压一时难解

  一直以来,国际医学营收不断增加、扣非净利润亏损却持续扩大,这成为国际医学投资者挥之不去的心头病。

  国际医学此前披露的2021年业绩预告称,预计年度内实现营业收入为29亿元至29.50亿元,归属净利润约亏损7.35至8.25亿元。

  该公司表示,2021年旗下三大综合性医疗院区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实现全面投用,公司医疗服务连锁网络初步形成,医疗服务业务整体规模有效扩大,实现门诊量、住院量、营业收入同比较大幅度增长。

  不过,伴随各新建医疗项目陆续投用,该公司整体医疗床位使用量处于快速提升阶段,运营成本、期间费用相较于营业收入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这是国际医学解释的业绩亏损主要原因。

  同时,该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方面,初步预计去年对净利润影响约为-1.15亿元。并且2021年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产生的费用等,也对净利润影响约-1.35亿元。

  此次资产转让,国际医学提到的理由之一是,商洛医院的业绩亏损。

  然而,在业绩预告数据中,商洛医院的扣非净利润亏损比例在16.5%至19%。也就是说,商洛医院占比不足五分之一,多数亏损源于其它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医学虽然拥有几大业务板块,但是核心收入却是来自高新医院,是其重要的“现金奶牛”。

  相比之下,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医院业绩乏力,近年来或是仍在亏损,或是初步扭亏。

  在高新医院和中心医院因相关事件,被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的情形下,对今年业绩影响如何,尚需季报及年报进一步披露。

  而在此前的2018年至2020年,国际医学营业收入分别为20.39亿元,9.91亿元,16.07亿元。扣非净利润则已连续三年亏损,依次为-3435万元,-4.68亿元,-6.48亿元,呈扩大之势。依据业绩预告,2021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则预计亏损6.5-7.5亿。

  此次转让商洛医院之后,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的国际医学,业绩何时能够真正扭亏?

商洛医院出让善后事宜待解

  作为A股唯一民营三甲医院标的,多年来,国际医学的资本运作动作不断。

  3月17日,国际医学公告,该公司董事、总裁增持了5万股股份,累计持股数量约为88.80万股。

  此次高管增持之外,稍早前,国际医学开展的定增、股权激励,以及转让汉氏联合股权,乃至更早前的相关动作,一连串的资本运作,可见一斑。

  然而,资本运作之后,相关的后续事宜也需解决。就此次资产转让而言,诸多细节仍待进一步解决。

  譬如,在国际医学的相关宣传资料表述中,商洛医院被称为商洛市重点工程、商洛市民生工程等。该医院总建筑面积22万平米,计划总投资30亿,一期投资17.98亿元。

  此次被转让后,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剩余10余亿的投资是否能及时投入到位?二期建设的进展对于商洛医院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如,国际医学曾公开表示,商洛医院投用后,将无缝连接国际医学旗下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国际医学高新医院的知名专家资源、先进诊疗技术,共享国际医学集团“世界一流的医疗资源”。

  此次转让后,这些共享“世界一流的医疗资源”的承诺会否继续履行?商洛医院是否可以继续获得这些顶级专家或医疗资源的赋能?医院医疗水平能否保持原先预期的水准?

  不容忽视的是,如何在多重因素驱动的资本运作之下,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是市场及当地关心的问题。已有许多前车之鉴,凸显着需要避免在资本一番运作并抽离之后,导致项目发展偏离预期甚至折戟的重要性。

  至于国际医学此次转让的商洛医院,虽然具体金额尚待评估后予以明确,但仅是资产体量已相当于汉氏联合股权价值的两倍有余。

  接下来,围绕着相关转让,依然有许多其它看点值得继续关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