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3月2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勇于突破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突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海拔441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上,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观测。而它的核心部件,也就是能让观测设备更加“耳聪目明”的光电倍增管已经实现全部国产化。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自主生产这一核心器件在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但是无法一蹴而就。一个小小的高能物理实验通用部件——光电倍增管成为了亟待自主创新的关键点。2013年,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提出,必须树立雄心、奋起直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这句话给高能物理所团队极大的鼓舞。为早日解决大型科研装置中核心技术问题,高能物理所加快研发,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光电倍增管。

  2020年,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联合攻关,15000只国产20英寸光电倍增管生产完成,准备使用在我国第二代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中。仅这一项,就比采购国外设备节省数亿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上不断创新,勇于突破。创下中国最深载人深潜纪录的奋斗者号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在材料、声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前沿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核心部件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中国科学院“80后”科学家金魁用近6年时间,带领团队制作了世界上最尖端的材料基因实验设备,揭示了一个十年未解的高温超导定量化物理规律。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国家投入的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10240亿元增长到2021年27900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从498亿元增长到超过1600亿元,是十年前的3.4倍。我国投入运行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从屈指可数增加到50多个,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提升,为伟大变革、筑梦强国奠定新基。

  李克强考察农业农村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农业农村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在农情信息处,李克强听取春管春耕等汇报。他十分关心受去年秋汛影响播种延后的小麦苗情,得知一二类苗比例比冬前大幅提高,李克强叮嘱继续精准指导服务。他说,农情连着粮情,粮情连着民情,民以食为天,要持续加强监测,有情况和建议及时反映,促进农业稳产增产。

  会上,农业农村部作了汇报,河北、黑龙江、河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视频发了言。李克强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共同努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粮食连年丰收。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物价大幅上涨、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等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发展和农业生产面临新挑战。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库存充足、供给有保障,但要始终绷紧立足自身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这对稳物价、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牢抓实农业生产,推进改革,保障14亿多人的“米袋子”“菜篮子”,夯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李克强说,农时不等人。现在北方小麦主产区苗情还有提升空间,要通过科学追肥等促进弱苗转壮,加强后续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收。抓实抓细春耕备耕,落实春播面积,确保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方面都要着眼大局,有力支持农业生产。针对化肥、农药、柴油等价格上涨问题,从减税降费、原材料供应、用能等环节支持企业增产增供,同时保障农资运输配送。对其中特殊品种要专门研究相关支持措施,促进挖潜增产和拓展多元进口,用市场化办法做好储备调节。国家已出台对实际种粮农民再次发放200亿元农资补贴的举措,要尽快发放到位。

  李克强说,我国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村户籍人口还有7.6亿,要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良种、先进农机装备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胡春华、肖捷、何立峰参加。

  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运行平稳开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社会物流总额增长较快。今年1—2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51.8万亿元,同比增长7.2%,物流总额增速延续回升态势,同时明显高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从结构看,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工业、消费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1—2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7.5%,较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9.7%,较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5.2个百分点。另外,进口物流需求持续回落,但降幅在收窄,物流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中的作用继续凸显。

  国家航天局发布最新火星影像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航天局今天(3月24日)发布了由“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期拍摄到的巡视区高分辨率影像,以及“祝融号”火星车自拍照等多张最新火星影像图。

  这是由“天问一号”环绕器日前经过火星车巡视区域上空时拍摄的“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0.5米分辨率影像图,图中“祝融号”行驶路线清晰可辨。

  “祝融号”火星车也从火星表面传回自拍照,相比刚刚着陆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出火星车表面已积累了一层薄薄的沙尘。目前,在“祝融号”巡视区尚未观察到明显的沙尘天气。经遥测信息判断,太阳翼的发电效率受到一定影响,但能源仍然充足。

  这是“天问一号”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的火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风沙活动情况。工程团队发现从今年1月下旬开始,火星北纬60°以北区域开始出现明显的风沙活动现象。从图中可见,这一区域在今年2月份出现了局部沙尘暴,典型地物被大量沙尘所覆盖,难以分辨。

  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06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784米。“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09天,距离地球2.77亿公里。当前,两器运行正常。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五部门部署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通知,部署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通知要求,推动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不低于3000万人,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作为重点地区,将脱贫人口稳在企业、稳在岗位。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要求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以“3·21”东航飞行事故为警示,立即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同时,全面排查矿山、危化、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深化打击危化品违规动火作业、客货车船超员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全国铁路4月8日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4月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列车运行图,武汉、宜昌至长三角地区增开动车组列车24列,增开跨局直达货物列车54列。为保障疫情防控和便捷出行,客运列车将实行“一日一图”。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批复的第5个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县(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2022年青海省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

  2022年青海省第一批重大项目昨天(3月23日)集中开复工,项目包括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达速提质工程等共计1184个,估算总投资超过580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960亿元。

  我国中东部同时开建两条特高压输电通道

  今天(3月24日),国家电网福州至厦门、驻马店至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同时开工建设,两项工程总投资109亿元,预计2023年建成,进一步提升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湛江吴川机场开始试运行

  今天(3月24日),广东湛江吴川机场开始试运行,并迎来首趟航班。该机场为原湛江机场的迁建机场,距湛江市中心约35公里,设计容量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飞机起降10万架次使用需求。

  贵南高铁九万大山一号隧道顺利贯通

  今天(3月24日),贵南高铁控制性工程——九万大山一号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穿越12条地质大断层,跨多条暗河、近百溶洞,施工难度极高,此次隧道贯通为全线铺轨及电气化施工打下基础。贵阳到南宁高铁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

  湖北首份对马来西亚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

  今天(3月24日),湖北签发首份对马来西亚RCEP原产地证书,按照协定,这批货值57万元的调味虾将享受零关税。自今年1月1日RCEP生效以来,湖北已有2.4亿元货物出口享受该协定下的关税减免。

  杭州举办亚残运会倒计时200天主题活动

  昨晚(3月23日),杭州举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200天主题活动,浙江省千场残疾人文体活动进社区也在现场启动。亚残运会19个竞赛场馆已全部竣工,其中17个沿用亚运会场馆,2个为独立竞赛场馆。目前,各项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中外天文学家揭示银河系早期形成和演化历史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科学家和德国科学家合作,通过郭守敬望远镜及盖亚空间望远镜获取了迄今最为精确的大样本恒星年龄信息,并清晰还原了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图像,该成果今天(3月24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

(文章来源:央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