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支付枢纽——中国银联20年蝶变

  ——2021年,我国银行卡发卡量、持卡人数量、交易规模分别是2002年的20倍、10倍、86倍。

  ——2021年,中国银联网络境内外成员机构分别为1688家、866家,境外受理商户超过3500万户,在境外7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超过1.8亿张银联卡。

  20年前的那个春天,中国银联在众望之中降生,彼时恐怕没有人能想到这一组组跳动的数据,更不敢想“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愿景成为现实。

  从最初领命实现联网通用、到打造移动端支付能力,再到推动惠民支付等,应运而生的中国银联,在冠礼之年已是一家拥有2.1万名员工的国际化集团企业,截至2021年底,银联集团资产总额是2002年底的74倍。中国银联已成为三大国际卡品牌之一,也成为国之大器——不仅是中国的支付枢纽,也见证着中国支付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应运而生:实现联网通用

  最初的创办员工,至今仍怀念那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银联的缘起是央行1993年主导的“金卡工程”——在试点城市发卡联网。但很快各家银行各自发卡,各自配备POS机,一时出现“商场一个柜台被10几台POS机包围”盛况,不仅商户和消费者不方便,资源也是重复浪费,改善用卡环境、银行卡互联互通已是势在必行,呼声四起。

  2002年3月,由85家金融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银联成立,落户上海。

  成立后的银联,开始一路奔跑。前3年,先是火速搭建转接清算系统,完成银行卡联网通用任务,实现“一卡在手,全国通用”;接着推出“62”BIN号银联标准卡,BIN号具有全球通用性,就像火车轨道一样,承载着不同品牌的银行卡,也是银行卡品牌最重要的内涵;紧接着,银联卡踏出国际化第一步。

  创办几年间,银联卡每年交易量均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居民认同度日益增高,银联卡很快家喻户晓。更重要的是,银联建立了一套包括发卡、受理、清算、定价、差错及争议处理等各个环节,权责明晰的业务规则体系,有效满足了产业各方业务发展需求,对中国电子支付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银联技术优势也不断显现,核心系统处理能力、系统容量、交易成功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每秒交易处理能力超过24万笔。

  转型跃迁:蓄力多元支付

  在完成几件标志性任务后,历史的车轮来到2015年。在支付技术变迁路上,二维码时代骤然而至,银联迎来发展史上一次重大转型。

  在承担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托之下,这一阶段,银联积极求变,调整策略,创新打造开放的银联支付产品体系,其中代表就是云闪付App 。

  2017年,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 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对于商户来说,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提供了更多的支付入口,方便商户与持卡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对持卡人来说,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能有效满足更便捷和安全有保障的支付需求。

  在前期技术积累基础上,2021年6月,银联联合手机厂商和商业银行推出手机闪付2.0升级产品。同月,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等推出线下统一收银台与线上统一收银台,统一受理标识、支付体验和收银流程,实现商业银行App、行业App与云闪付App的资源共享。

  通过创新升级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服务,银联竞争力得到体现。云闪付App推出以来,用户数量不断突破新高,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已达到4.6亿;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已支持银联移动支付服务。

  与此同时,银联正在联合商业银行大力推动建设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共同增强移动支付发展能力。今年3月24日,中国银联与中国民生银行合作开发的全民生活APP云闪付版正式上线。按照“统一标识,统一体验,统一接口”的原则,基于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双方共同打造银行侧统一的支付体验,用户通过民生银行全民生活APP即可享受到云闪付丰富的服务内容和优惠权益。

  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助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为银行业移动支付发展打开新的空间。同时,通过充分发挥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的基础性价值,携手商业银行共同探索构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网络支付“四方模式”,共同促进支付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付为民:深入践行普惠

  有了数亿用户基础和产业各方的参与,银联也有了渗入场景、推进支付便民、惠民工程的基础和动能。

  如今,银联移动支付产品已覆盖41个城市地铁、逾1760个市县公交、2万家停车场,6万座加油站,逾40万个汽车充电桩,逾13万个超市便利店,4.2万个酒店门店,逾60万餐饮商户,近700家三甲医院,7万家连锁药房门店,逾2700所学校,逾4700家企业园区以及逾2800个5A和4A景区……从线下到线上,银联不断向县域农村市场拓展延伸。

  在发力线下受理场景之外,银联还将重心落在打造开放式平台上,希望将安全、便捷、高效的银联支付产品全面嵌入线上场景。

  以政务民生为例,依托云闪付上线全国“防疫健康信息码”、疫情政策查询、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核酸检测预约服务等30项健康码相关应用,提供疫情防护服务次数超过1亿;开通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实现全国税款缴纳、21个省市交通罚款缴纳、24个省市级社保缴纳、22个省市级非税收缴、24个省市级一网通办、28个省市级医保电子凭证及1000余家医疗机构线上预约等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银联通过“重振引擎”计划,联动产业各方在全国230多个城市发放逾8000万张消费券,累计拉动消费近80亿元,助力35万家商户挺过艰难时刻。2021年,启动“助商惠民—红火计划”,引领支付产业各方,面向餐饮、百货、超市便利等日常消费领域,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专项营销支持。截至目前,红火计划合作机构已超过50家,覆盖商户超过350万户,商户交易规模提升超过120%。

  站在20岁冠礼之年路口,银联正在绘制新的蓝图:秉承“联接创造价值”愿景,以金融科技创新为驱动、科技能力建设为支撑,联合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共建开放生态、打造数字化综合服务网络,共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携手奔赴未来数字化新“蝶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