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农业一揽子支持政策出炉 种业概念股涨停


  在3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的情况下,农业股逆势走强,截至收盘涨1.08%,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8.4亿元。其中,种业概念股动力较强,农发种业涨停,苏垦农发、神农科技涨逾5%。

  据农业农村部3月25日消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一揽子支持政策。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各地全力以赴保夏粮小麦丰收,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紧盯不放做好农资稳价保供,毫不松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稳住农业基本盘,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扩种大豆油料的要求在3月内已被反复多次提及。

  “大豆油料牵动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大的背景下,扩种大豆和油料生产,已经成为重大政治任务,降低对进口依赖度,提升我国自给率,有利于保证油料供应,降低被反制约的影响程度,这是长久发展之计。”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农业一揽子支持政策出炉

  根据农业部预测,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与消费量缺口约达1500万吨;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与消费量缺口超1亿吨。而2021年以来,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价格接连突破近年高点。因此,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必须摆在首要位置。

  事实上,今年年初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要求,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为此,中央财政2022年将综合实施补贴、奖励、金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

  政策明确,要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同时,支持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扩大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为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支持大豆玉米兼容发展。

  与此同时,政策要求,一方面,支持开展粮食油料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推动节本增效;另一方面,支持建设一批粮食油料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推动粮油产业实现“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一体化发展。

  此外,将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投入,支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防治,做好小麦促弱转壮和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及时救助;并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粮食种植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对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各地全力以赴保夏粮小麦丰收,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紧盯不放做好农资稳价保供,毫不松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稳住农业基本盘,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多次要求扩种大豆油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而在2021年的粮食总产量中,玉米占比接近40%,大豆占比仅有2.4%。可以说,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与产量都相对较少。

  而在中国的植物油消费中,豆油占50%,而由于压榨大豆为进口转基因大豆,豆油进口依赖超过90%,再加上菜籽也大量进口,综合起来,国内油脂对外依存度接近80%。这意味着,我国大豆面临着自给率较低,对外依赖度高,短期之内进口为主,自给为辅的局面。

  3月18日,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已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渠道,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大豆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并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条件基本具备的地区率先开展盐碱地等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

  与此同时,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于18日在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明确强调,采取过硬措施,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扩大油料作物生产,多油并举全面提高产量,不折不扣完成大豆油料扩种目标任务。

  有关扩种大豆油料的要求被反复提及的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在袁帅看来,大豆油料牵动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大的背景下,扩种大豆和油料生产,已经成为重大政治任务,降低对进口依赖度,提升我国自给率,有利于保证油料供应,降低被反制约的影响程度,这是长久发展之计。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今年来中央多次提及扩种大豆油料,这主要是在国际冲突加剧情况下为维护国内粮食安全的举措。

  “发展我国大豆油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动态的年代里,也可以增强我国经济的安全程度。”全国消费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洪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