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房企年报深读丨玩家会减少 美的置业称未来机会大于挑战


  富爸爸助我一臂之力。

  去年以及更早之前,我们谈论起美的置业,除了作为美的集团的房地产板块让之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外,它有多大的能量我们很少能够察觉到。时移世易,随着数笔并购贷款的授得,它的地位彻底不一样了。

  从今年2月至今,美的置业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乃至招商银行处获得了750亿元的并购贷款额度,这样大规模的授信,行业之中能与之并肩者寥寥,碧桂园暂时没有,万科至今也未能。

  美的置业或许将在当前的周期中演绎逆风而起的姿势,它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美的置业2022年3月28日举行的2021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这家有着美的集团做背书、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表现出了与其他同行们相比画风完全不同的自信。

  面对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美的置业首先秀了一把家底——它是少数不依赖美元债的规模房企,2021年,美的置业银行借款和债券融资合计占比80%。此外,去年年底,美的置业银行授信额度高达1474亿元,尚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尚有1001亿元。

  从融资期限结构来看,美的置业新增融资以5年期内中短期债务为主,其中一年以内占比27%,一到两年占比31%,两年到五年占比36%,两年以上融资余额期限合计占比42%。

  美的置业的融资结构和期限,足以让同行刮目相看,这也是它底气的来源。毕竟在房地产这个重资金的行业,得便宜资金者得发展机会,美的置业自然可以高调。

  对于行业未来,美的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郝恒乐分析称,坚定认为未来房地产行业参与者和玩家会快速减少,能够留下来的企业都会更加理性,也会减少很多内卷,所以未来供需结构会有很好的改善。

  郝恒乐说,当前行业还是供大于求的状况,相信未来随着行业泡沫的出清,供需结构会更加回归合理。在这种竞争格局下,相信美的置业的机会大于挑战、大于风险。“我们未来要稳步做强,要控制好杠杆和风险,这是基本的原则。”

  郝恒乐的判断是理性且客观的,美的置业手握大把现金,未来面对的机会的确有很多。但坦率而言,它或许还要更进一步地证明逆周期扩张的能力,毕竟从2021年这份财报中,它的优秀表现未能体现得很充分。

  2021年全年,美的置业全年营业收入为737.03亿元,同比增长40.4%;毛利为134.95亿元,同比增长15.8%;核心净利润同比增加13.6%至54.5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上,美的置业录得38.98亿元,同比下降9.5%。以此计算,美的置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18%和4%,盈利能力尚需进一步证明。

  利润表现一般,与美的置业过去的布局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这种状况或许会持续好转。

  在业绩会上,郝恒乐提到了改善利润水平的若干举措,他表示,美的置业将会更加看重权益规模以及权益比,更加注重现金流的头寸管理以及集团的流动性管理,在投资方面保持定力。

  郝恒乐指出,对于每一个投资项目,无论是利润还是IRR,乃至现金流回正,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投资节奏在40%的销售回款以内,这个绝对不会突破,会把权益比提高到75%以上。同时减少合作,控制1+1不能大于二的合作,慎重选择合作对象。”

  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王全辉则指出,2019年起,美的置业持续进行换仓,实施区域升级、城市深耕战略收敛聚焦,主动出清低量级城市,坚定回归长三角、大湾区及一二线强三线城市的高质量布局战略。目前美的置业将通过升级换仓,逐步退出低量级城市,聚焦29个核心城市,提升拿地的权益比,以及降低合作项目的数量。

  对未来如此有信心,美的置业自然不会在分红上亏待投资者。2021年,美的置业每股分红1.60港元。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不间断派息,累计派息高达54亿港元。在业绩会上,郝恒乐也称,未来依然会保持有竞争力的派息政策。

  金融机构认可、业绩增长可期,分红有竞争力,在房地产行业,美的置业这样的企业已经不多了。依靠着美的集团的强大背书,它或许将是一个很好的逆袭样本,但过程并没有崎岖与弯路,对于喜欢跌荡起伏传奇的人们来说,这样的故事并不够励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