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转型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家保险巨头“说到做到、没放空炮”


  疫情冲击,寿险改革进入深水区,车险综改压力十足……2021年国内保险业过得并不容易。但“不容易”过后“不简单”,中国太保依旧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3.5%,集团客户数超过1.68亿人。

  “稳进兼备、来之不易;挑战不小、未来可期。”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分别用八个字来回顾2021年、展望2022年。

  他说,2021年的成绩源于“五航”:寿险全面开启长航行动;产险持续巩固续航能力;资产管理展现专业伴航能力;“太保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助航作用;公司治理有力护航长远发展。

  面对2022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太保又将如何稳中求进?“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走回头路,回头路就是弯路”“说到做到,没放空炮”……在3月28日傍晚举行的中国太保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孔庆伟金句迭出。

  寿险转型不达目的不罢休

  2021年,源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寿险行业进入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包括太保寿险在内,国内寿险公司均以转型来加以应对。

  随着人口红利式微,消费者对保险认知的提高,加上来自日益显现的制度自身弊病的羁绊,传统的寿险代理人模式已不可持续。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直言,寿险改革刻不容缓,宜早不宜晚。

  “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相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保险需求潜力巨大。但是,中产人群对保险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等特征,需要专业的保险营销员提供服务。”他说,营销员体制和客户需求的不匹配,使得寿险供给侧改革极度迫切。“改革要回归寿险初心,回归基本功。”

  据蔡强介绍,自“长航行动”推出后,寿险营销五个核心闭环正在逐渐形成。一是优增、招募、育才闭环;二是以需求分析为基准的销售服务闭环;三是专业管理闭环;四是客户经营平台闭环;五是与国际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体系的闭环。

  “我们将按8个项目坚定推进寿险转型,不达目的不罢休。”诚如孔庆伟所言,寿险的转型和改革肯定会有阻力,但是不要走回头路,回头路就是弯路。

  非车险业务连年发力

  2021年是车险综改实施后的一个完整过渡年,车险业务整体承压,但是由于非车险业务的高增长,太保财险业绩表现颇为不俗,太保财险董事长顾越昨日也被投资者屡屡提问。

  “非车险业务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6.8%。”顾越表示,车险综改后,很多险企转战非车险业务,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太保财险依旧取得了两位数增长,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非车险业务取得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是健康险、责任险和农险三大业务共同发力。顾越说,这三大类业务依托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又是我国发展较为薄弱的领域,因此,具有长期挖掘的潜力。

  顾越还说,2021年非车险业务之所以取得不俗成绩,一是因为加强多方联动、费(用率)赔(付率)联动机制,内部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二是推动科技赋能,打通承保端和理赔端,实现承保理赔互动;三是深化客户经营,扩大保险深度,实现客户优质经营。

  与此同时,车险业务也有回暖的迹象。顾越表示,2022年以来,公司车险业务整体保费明显回升,其中,新能源车保费增长较快,新车险业务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两位数。“当前新能源车的综合成本率仍旧偏高,但拉长时间轴来看,保单成本在持续下降。对新能源车险业务保持乐观。”

  大健康布局说到做到没放空炮

  目前,在我国保险业,保险机构正纷纷打造健康保障、养老退休、财富传承的产品,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协同保险主业,探索新增长点。

  中国太保总裁傅帆表示,在大健康领域,中国太保的优势体现在生态布局上,通过数字化运用让1.68亿客户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例如,“太医管家”由知名三甲医院赋能,同时连接医院、体检机构、药房,通过多方合作实现生态融合,把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普惠化。

  “几年前制定的全国化布局基本完成,说到做到,没放空炮。”孔庆伟直言,包括中国太保全力推进的健康养老布局,陆续进入运营实战的“太保家园”社区。“今年争取再开工2至3家,同时再竣工两家。”

  “此外,疫情反复的环境下,还有让越来越多的客户深有体会的‘太医管家’,太保资本着力探索的大健康产业基金……这些新突破都丰富了我们的健康养老生态,也正实现协同共生的长远布局。”孔庆伟说。

  股价处于明显被低估水平

  面对中小投资者提出的“如何看待当前股价”的问题,中国太保董事会秘书苏少军表示,当前公司股价处于明显被低估的水平,2021年集团客户总数增加近2000万人,展现了中国太保扎实的基本面。

  中国太保股价的长期投资价值究竟如何?从股东去年以来频频增资的数据中,或许可窥一二。

  上证报从中国太保2021年报中发现,2021年,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均对中国太保进行了大比例增持。

  大机构资金进出大市值蓝筹的情况,一直为市场各方所关注。投行人士分析认为,股东新进或大幅增持的背后,释放出看好中国太保未来经营业绩和价值持续提升的信号。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