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碧桂园管理层:已收购35个项目 调整期后毛利率会重新向上


  今日(3月30日)下午,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02007.HK,以下简称碧桂园)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并举行业绩发布会。

  年报显示,2021年碧桂园碧桂园实现总收入5230.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0%;毛利约为927.8亿元,净利润约为409.8亿元;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269.3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267.97亿元,同比减少23.49%。

  在业绩会现场,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毛利率下行的提问时表示,高价地的交付和市场销售预期较差等综合因素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公司在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拿地的毛利率还是不错的,行业在调整期结束之后,整体的毛利率水平会重新向上”。

  约35个项目完成收并购安排

  今年3月,碧桂园先后获得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大额并购贷款。根据合作协议,招商银行将授予碧桂园150亿元并购融资额度,专用于碧桂园的地产并购业务;农业银行将为碧桂园集团提供地产并购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的综合金融服务,合作额度200亿元。

  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首次回应了收并购进展情况。其透露,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碧桂园大概与十多个合作方就80几个项目进行了沟通,目前对其中35个左右的项目已经完成了收并购安排,未来还有30个左右(项目)已经基本谈妥。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波动,再加上行业的一些分化,使得我们看到市场上收并购的机会在增多,所以我们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收并购的量也会增多,会加大这方面的部署。”程光煜表示,目前银行和AMC公司也有一些好的收并购标的,也在进行一些接洽,会做比较细致的尽调安排,对其中的资产包或者资产包内感兴趣的资产进行相应的洽谈。

  年报显示,2021年碧桂园获取333个项目,共计土地权益地价1416.2亿元。截至2021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3216个,权益可售资源共计约1.48万亿元。

  碧桂园总裁莫斌在业绩会现场介绍称,公司将按照以销定供进行闭环管理,在不考虑新增投资的情况下,预计2022年全年权益可售货量将在6500亿元以上,且该部分货量预计全年的去化率不低于70%。

  截至2021年度,碧桂园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580.0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6641万平方米。权益合同销售回款约为5022亿元,回款率达到90%。

  市场在逐渐筑底的过程中

  报告期内,碧桂园共有可动用现金余额1813亿元,总借贷下降至约3179.2亿元,净借贷比率45.4%,相比去年底优化10.2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20%,相较2020年12月31日下降了36个基点。

  莫斌表示,在现在市场下行时期,碧桂园是以可动用资金作为考核的目标,牵引每个区域都在一个安全的边际下去做好每一个项目。“针对目前的状态,我们采用的是开源节流,保现金流,保三道红线,然后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就是做有现金流的利润以及做确定性的事情,确定性的事情就是控支出、调结构、保资产。”

  毛利率下行已经成为地产行业近几年来普遍存在的现象。伍碧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碧桂园去年毛利率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2017-2018年市场比较热的时候,拿了一部分高价地,这个时候也到了交付期,所以体现在今年的报表里面。二是2021年下半年市场销售环境比较恶劣,市场上出现甩货现象,整个市场的售价比预期要差一些。

  “公司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拿的地毛利率其实还是不错的,已经销售的都已经达到了20%左右。”伍碧君解释称,等到行业调整期结束之后,整体的毛利率水平会重新向上。

  对于如何穿越周期的问题,莫斌认为,现在政策已经筑底了,市场也在逐渐筑底的过程中,市场的信心也在逐渐的恢复之中。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及行业目前的状况,市场的信心还需要一段时间继续恢复。“我认为市场发展的空间仍然是巨大的,公司内部从2018年开始就一直在提升全周期竞争力。”

  截至今日收盘,碧桂园股价报6.08港元/股,涨幅为6.29%,总市值1407亿港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