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3月份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专家:未来其利率上行空间有限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3月30日,银行累计发行同业存单额度达53657.3亿元。其中,3月份银行机构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23058.1亿元,环比上升19%,创出近一年内单月新高。

  广州农商行金融市场研究员傅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业存单是商业银行补充负债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对于负债端压力较大的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春节后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上升,反映出的正是商业银行补充负债端的急迫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的政策,包括压降结构性存款,叫停靠档计息、周期性付息等创新存款产品等,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存款补充负债的压力大大增加;二是商业银行需要大力补充负债端以支持信贷投放;三是春节后一段时间内央行公开市场大规模净回笼资金,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有阶段性收紧。

  记者注意到,除了发行规模以外,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也有所上升。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2022年2月中旬至今,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持续上行,但近期增速有所放缓。从不同期限来看,1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由2月中旬的2.20%上升至3月19日的2.46%;3个月和6个月同业存单均上行8个bps.从节奏上观察,2月中下旬,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上升较快;从3月份开始,同业存单利率上升速度趋缓。

  “2月份‘降息’预期落空后,叠加海外加息因素,市场担忧利率上行,因此商业银行倾向于通过发行较长期限的同业存单提前锁定中长期同业负债成本。”对于驱动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的因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一方面,1月份金融数据使得市场认为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降低;另一方面则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节奏加快,加息的时间点不断逼近,部分投资者对国内市场利率上行的担忧进一步加大。

  除此之外,明明认为,本轮存单利率上行,还受发行压力驱动以及基金、理财赎回现象的负面影响。进入2022年,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拖累基金产品净值和银行理财,大量公募基金产品和银行理财的不良表现打破了客户的心理防线,引发赎回行为。在基金和理财赎回潮冲击下,广义基金所配置的资产存在较大的抛售压力,货币基金是同业存单的重要配置方,货基规模增速下滑使得同业存单的需求相对减弱。

  明明表示,对比去年12月份降准前的市场情况,目前央行有可能进行降准操作。“主动应对”的货币政策仍将处于放松窗口期,考虑到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受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刺激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银行让利实体,降准政策值得期待。预计未来同业存单发行压力仍存,利率上行的空间有限,短期内或将企稳,尤其是后续如果降准落地,利率中枢将出现下移并形成压制。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