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022年3月PMI分析-政策发力:财力下沉、宽信贷和有保障的灵活就业

  事件:3 月31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中国制造业PMI 为49.5%,前值50.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48.4%,前值51.6%。

  点评:

  3 月PMI 主要反映:第一,局部疫情严峻,制造业供需均弱,供应链配送放缓,俄乌冲突后再现输入型通胀压力。第二,今年的财政货币政策都要围绕实现就业的优先目标展开,而目前中小企业和从业人员指数反映压力愈重。这意味着政策上财力或进一步下沉;宽信贷,特别是中西部等基建投资高效益的地区,更适宜于充裕可再生能源和5G/算力集群的统筹布局;以有社会保障的灵活就业解燃眉之急,因此城镇的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或出现明显上行,进而影响相关行业利润。第三,进口和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深化。外需的惯性仍在支撑我国制造业,但全球货物贸易的势头在减弱。

  一、制造业PMI 指数及其分项指数:

  1. 局部疫情严峻,制造业供需均弱,俄乌冲突后再现输入型通胀压力: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降至枯荣线下,供货商配送时间放缓、供应链困难。俄乌冲突后国际原油和有色价格高位,PMI 原材料价格指数提速至66.1%(前值60.0%),制造业企业减少采购,在48.7%(前值50.9%)。产成品库存被动积累。

  2. 政策围绕就业优先的目标展开:据两会后总理记者会,财政货币政策都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展开,因为今年有历年最高的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1600 万和1076 万人,以及再就业等等。经济增长因此有保5.5%的压力。

  局部疫情严峻,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及就业形势。具体而言,PMI 中型企业指数降至枯荣线下48.5%(前值51.4%),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化愈重;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均见不同幅度回落。

  从政策角度:1)财力进一步下沉,尽管见效较久,但减退税政策或有利于在积极财政的同时维持基本稳定的宏观杠杆率。2)宽信贷,特别是中西部等基建投资高效益的地区,更适宜于充裕可再生能源和5G/算力集群的统筹布局。3)以有社会保障的灵活就业解燃眉之急,因此,城镇的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或出现明显上行,影响相关行业利润。

  3. 外需的惯性在失速:进口和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深化。外需的惯性仍在支撑我国制造业,但今年初全球货物贸易的趋势在减弱。欧美3 月PMI 仍在高景气区间;韩国前20 日出口增速已持续放缓至10.1%。

  二、非制造业PMI 指数

  1. 建筑业提供支撑:新订单放缓至51.2%(前值55.1%),未见新签合同明显增加。投入品和销售价格明显提升,从业人员放缓至50.1%(前值55.8%)。

  2. 服务业需求受创:服务业PMI 降至枯荣线下,新订单在44.7%(前值46.3%)。

(文章来源:招商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