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氧化镨钕价格较高点回落14% 稀土高景气还能延续吗?

  随着稀土的新能源属性不断强化,稀土价格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一路上涨,直至今年2月下旬,其价格攀上历史高峰,一时风头无两。受益于价格上涨,稀土及稀土永磁板块的上市公司股价和业绩齐飞,也迎来高光时刻。但此后稀土价格掉头向下,持续下挫,仅1个多月的时间,氧化镨钕跌破100万元/吨关口,重回两位数时代。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稀土价格持续回调主要是下游多观望慎买,以刚需采购为主,短期或继续震荡偏弱运行。但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回调不改稀土行业高景气度,稀土及稀土永磁板块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延续。

稀土价格持续下跌

  稀土是镧系元素和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可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号称“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稀土价格受供需变化影响,此前价格大涨主要是因为镨钕、铽、镝等磁性材料需求增大,而近段时间大幅回调的金属亦属此类。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旬,稀土价格指数迭创新高,2月23日指数达到431,为历史新高。随后,冲高回落,截至3月30日,报377.6,高点下来已跌去12.39%。

  中国稀土价格指数,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以氧化镨钕为例,2月22日,氧化镨钕价格创下109.5万元-111.5万元/吨的历史高价并维持三日,后持续下行,3月30日报95.70万元-97.70万元/吨,跌幅为14.17%。

  氧化镨钕价格走势图,来源:我的钢铁网

  上海钢联稀贵金属事业部稀土分析师张诗俪表示,“近段时间稀土价格持续下行的原因是下游采购情绪一般,多观望慎买,且主动询盘氛围偏弱,刚需采购为主导致。”

  此外,3月初工信部约谈了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盛和资源等重点稀土企业,此举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会议要求,上述有关企业要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上游与下游的关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交易和贸易流通等行为,不得参与市场炒作和囤积居奇。

  “涨多了就会跌,我觉得很正常。去年以来,稀土价格涨幅过大,过高的价格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下游需求,需求减少,价格自然会下来。”某稀土永磁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这段时间稀土价格回调,是逐步让市场回归理性。

  对于稀土价格后市走势,张诗俪表示,“目前稀土下游市场接货能力较差,成交不畅,短期价格或仍震荡偏弱,缺少推高动力。但上下游库存压力比往年要小,后市或有拐点到来。”

  首创证券研报也认为,短期来看,下游磁材厂仍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但需求支撑较强,稀土价格有望企稳。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相关部门并不希望稀土暴涨暴跌。此前盛和资源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就提到,“从通报的约谈内容来看,工信部希望稀土主要产品价格能够保持理性,不要出现大幅波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促进稀土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稀土概念股业绩普涨

  事实上,即便近期稀土价格已回调不少,但相较于此轮行情的起点而言,仍在相对高位。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5月,稀土价格指数仅130左右,但目前涨幅依然高达190.46%。而受益于稀土价格的上涨,近期披露年报或一季报业绩预告的稀土相关企业,普遍交出靓丽的成绩单。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A股26只稀土及稀土永磁概念股中已有15家披露2021年报,另有7家披露业绩预告,合计22家公司均实现盈利,并且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至少有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

  稀土及稀土永磁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情况,来源:wind

  从一季报来看,目前仅有盛和资源、北方稀土等4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但也全部为大幅上升,其中,同比增幅最小的有研新材也有46%-79%的增长。

  以轻稀土之王北方稀土为例,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1亿元-50.61亿元,同比增长488.58%-507.79%。同时,公司预计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25亿元-17.25亿元,同比增长96.78%-122.59%。

  北方稀土表示,2022年以来,主要轻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延续上年末上涨走势并保持高位,主流产品成交活跃,市场景气度良好。

  随着上游稀土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下游磁材产品随之提价,稀土永磁企业业绩水涨船高。据百川盈孚统计,2021年国内烧结钕铁硼H35毛坯均价达到227元/公斤,同比上涨54.7%。

  从企业业绩来看,中科三环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1.46亿元,同比增长53.60%;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208.44%。

  安泰科技在年报中也提到,公司旗下的安泰磁材紧盯新能源汽车、电机业务发展带来的高端磁材需求放量的态势,积极开发适应市场的高端消费电子、高端汽车音响及航空航天产品等产品市场,发货同比增长均超过100%,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增长49.4%、26.7%;安泰爱科则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4.5%、232.1%。

高景气或将延续

  对于稀土板块今年能否延续好业绩?市场普遍认为,稀土本轮涨价驱动因素已经从供给侧转为需求侧,稀土高景气或将持续。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稀土储量约为1.25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约占全球35%。此外,越南、俄罗斯、巴西稀土储量也靠前,分别为2200万吨、2100万吨及2100万吨,以上四国占据全球稀土储量87%。2021年,中国稀土矿产量达到16.8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是最主要的供应国家。

  各国稀土储量及产量情况,来源:东莞证券研报

  我国稀土曾长期被“贱卖”,但过去十年,国家铁腕整治、重拳打击“黑稀土”。2014年,工信部牵头并形成了六大稀土集团,实行指标控制。2021年,稀土整合加速,去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政策面的收紧带来供给侧的变动,由此曾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等三段时间里,稀土价格有过上涨。另外,缅甸两次禁止出口稀土矿也致2019年5月-6月掀起过一波稀土价格上涨。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有别于此前几轮稀土行情由供给侧变动引发,此轮行情主要由需求驱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电机等下游应用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大幅增加,将打开稀土永磁企业的增长空间,进而推高对稀土的需求;与此同时,疫情导致进口稀土矿供给紧张,叠加国内开采受指标限制,供应端增量有限,供需仍呈偏紧态势。

  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2022年第一批稀土总量控制指标,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0.08万吨、9.72万吨,同比增加幅度均为20%。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国内供应来看,今年第一批指标有所增长,但增长还是比较克制;全球来看,美国、缅甸产量分别为4.3万吨、2.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16%,美国产能见顶,缅甸疫情封关对我国进口稀土影响较大,在疫情尚未明朗的情况下难有增量。

  而需求端的爆发正在袭来。SMM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型磁材企业海外订单充足,2022年1-2月我国稀土永磁出口0.85万吨,同比增长18%。

  中信证券有色金属团队预计,2030年,国内、海外新能源汽车将拉动6万-7.8万吨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量;同时,工业电机有望成为稀土永磁第二大下游应用领域,2023年工业电机或将拉动约2.4万-4.8万吨高性能钕铁硼需求。综合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风力发电、传统汽车、变频空调、消费电子、轨道交通及工业机器人等各个领域的持续拉动下,叠加“双碳”政策的强力支撑,预计2030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将达36万吨以上,稀土永磁材料未来的需求空间已经完全打开。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