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开封自贸区:“试验田”里果实满盈

  多点开花

  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

  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五年来,开封片区充分发挥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逐步探索建立一套与国际贸易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22证合一”、一码集成服务、建设项目水电气暖现场一次联办模式、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7项改革措施在全国复制推广。组织跨区域通办改革,与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及先进地市联合开展“跨区域通办”,“郑开同城自贸通办”正式启动,实现与5省9地的自贸片区业务“跨省通办”。

  搭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开封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具备打造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基础和条件。开封片区是开封的开放窗口,挂牌以来,开封片区充分发挥在中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枢纽作用,不断完善开放平台体系,不断增强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和枢纽节点功能,助推开封进一步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探索建设文化产业先行区

  开封片区作为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67个自贸片区中唯一一个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的片区,挂牌以来,紧扣功能定位,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2021年8月,开封片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并牵头发布中部地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共建开封宣言。截至2021年年底,开封片区通过全产业链制度创新有效吸引市场主体集聚,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占片区整体的47.32%,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2%。

  打造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开封片区处于国家级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挂牌以来,开封片区与开封经开区机构编制套合、政策叠加、联动发展,两区依托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高地优势,不断破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推进简政放权、提升开放水平、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开封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高水平规划引领产业特色鲜明

  围绕开封片区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开封片区创新理念,着力构建“3553”工作体系,形成清晰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引导产业协同布局、精准招商,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发展格局。

  “3553”工作体系

  开封片区着力构建“3553”工作体系,创新自贸发展理念。以“3个目标”为引领——文化自贸、创新自贸、绿色自贸;以“5个清单”为基础——制度创新清单、政策诉求清单、扶持政策清单、已落地项目清单、拟签约及跟踪在谈项目清单;以“5个专班”为保障——制度创新专班、推进外资工作专班、促进外贸工作专班、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专班、跨境电商发展工作专班;以“3个一批”为抓手——全力推动“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带动高质量发展。

  “552”+“1”发展体系

  开封片区形成清晰的产业布局,围绕“552”+“1”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第一个“5”是指打造产值500亿级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已形成以奇瑞整车、中联重科等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100余家,产值近200亿元。未来将复制奇瑞汽车“5G+智能制造”模式,打造开封片区“智能”制造品牌。

  第二个“5”是指打造产值500亿级的现代物流产业。按照“一核两带两区多园”总体布局,大力引进保税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打造以韵达开封产业园、新加坡—丰树开封现代物流园、詹姆斯泰勒供应链—中澳国际冷鲜中心等项目为带动的物流集散中心。

  “2”是指打造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百亿级优势产业。以奔腾激光智能装备、金风智能装备、中联重科智能化工厂、益海嘉里、综保区保税加工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打造两个产值百亿级的装备制造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1”是指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依托,探索文化产业开放先行区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通过加快推进“一仓(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一园(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一谷(文创艺谷)一中心(开封·自贸试验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引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8~10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3~5个。

  下一步

  要这么干!

  立足于新起点,2022年,开封片区将从制度创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稳外贸稳外资等方面着手,努力将开封片区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平台和节点,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力争实现新突破。

  实现制度创新新突破。加快落实《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制度创新试行办法》,制定开封片区促进制度创新实施细则,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在省级、国家层面复制推广一批创新成果。

  实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新突破。加快推进“一仓一园一厦一谷两中心”建设,依托艺术品保税仓,与迪拜、卢森堡建立海外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加速国有博物馆文物藏品征集平台、黄河博览中心等项目落地。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面向全省吸引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集聚,全力推动文化贸易突破。

  实现外资外贸新突破。将以“三个专班”为保障,建好项目库,持续做好“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依托现有8家日资企业的基础,制定中日合作产业园创建方案;盯紧一批外资外贸在谈项目,争取早日达产,推动相关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实现综保区发展新突破。围绕“一次验收、一次达标”的建设目标,加速推进开封综合保税产业园区(二期)项目的建设,力争今年正式封关运营。以建设开封汽车及零部件外贸产业基地、高端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为招商引资重点,力争综保区封关运行后进入全国前100名。

  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重点巩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优势产业,筑牢集“技术研发、零部件供应、整车制造”为一体的汽车配套产业体系。招引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以“现代物流、新能源、新基建、智慧文旅”为突破口,培育新动能,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新优势。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