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光伏板块“延迟入春”整体跌2.84% 隆基新技术转换率超25%创世界纪录

  来到二季度春暖花开之际,光伏板块的表现并未迎来春天,接连三周下跌,本周(3月28日-4月1日)光伏板块下跌2.84%。本周东方财富光伏设备概念板块成交总额为1047.47亿元,换手率达7.90%。个股表现上,《华夏时报》记者重点监测的10家光伏企业跌多涨少,跌幅最高的是隆基股份的4.35%,随后是正泰电器的3.67%,通威股份、特变电工、福斯特股价上行。

  行业层面上,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国家和多个地方出台了多个支持政策,多家企业一季度的业绩预喜。近期,住建部发布的文件规定,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完成。山东在海上光伏方面将有重磅补贴政策,对2022—2025年建成并网的“十四五”漂浮式海上光伏项目,山东省财政分别按照每千瓦1000元、800元、600元、4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硅料企业一季度业绩预喜

  在硅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拥有大量硅料产能的企业业绩增长提速。通威股份公告显示,其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计49-52亿元,同比增长478%-5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计48-51亿元,同比增长503%-541%。通威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光伏装机超预期,多晶硅产品需求旺盛,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公司新产能有效释放,产量同比提升,实现一季度量利双增。

  特变电工也是硅料大户,其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9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69%-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亿元-33亿元,同比增长3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460%-553%。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相应的光伏玻璃企业也在大幅扩产。福莱特公告称,为了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保障超薄光伏玻璃产能供给,满足大尺寸光伏组件市场需求,2022年3月31日公司董事会同意了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福莱特的投资计划,该项目是在凤宁现代产业园建设4座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组件玻璃项目,总投资约38亿元人民币。

  福莱特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是公司应对光伏组件大尺寸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双玻组件的市场渗透提供产能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借助大窑炉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产品定位,抢抓光伏玻璃市场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光伏玻璃市场份额。

  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近日,隆基表示,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隆基研发团队在M6全尺寸(274.5c㎡)单晶硅片上创造了无铟HJT电池25.40%转换效率的新世界纪录,夯实了HJT电池低成本技术路线的产业化基础。

  山东将大力补贴海上光伏

  3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加强实施情况监管。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近期,住建部近日发布公告,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新的国家标准,文件规定,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完成。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组件设计使用寿命应高于25年。

  山东在海上光伏方面将有重磅补贴政策。在解读《山东省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发布会上,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邓召军表示,将积极推动海上光伏试点示范。对2022—2025年建成并网的“十四五”漂浮式海上光伏项目,山东省财政分别按照每千瓦1000元、800元、600元、4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10万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40万千瓦。将海上光伏纳入省重点项目,统筹解决用海用地问题。同时,参照海上风电支持政策,在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纳入专项债项目库、配置储能设施、回购送出线路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漂浮式海上光伏走向“深蓝”,走上规模化、商业化开发道路。

  1-2月,我国光伏产业运行平稳向好,制造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晶硅电池产量超过39GW,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关产品价格振荡上行。多晶硅环节,1-2月份全国产量约11万吨,1月、2月致密料均价分别为233元/kg、240元/kg.硅片环节,1-2月份全国产量约40GW(吉瓦),出口约5.1GW,1月、2月单晶M6硅片均价分别为5.05元/片、5.30元/片。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