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医疗诊断行业:生物试剂行业深度研究:生物试剂行业持续高景气 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行业观点

  生物试剂种类丰富,需求持续攀升,行业景气度高。生物试剂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具有品类多,数量庞杂的特点。按照不同用途划分,可分为通用试剂、分析试剂、诊断试剂、教学试剂、实验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等。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速较快,根据Frost & Sullivan 的数据,国内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由2015 年的72 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 年的136 亿人民币,整体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7.1%,预计2024 年将达到246亿人民币。

  科研市场需求广阔,工业用户市场正在快速崛起。生物试剂用户主要分为科研用户和工业用户。科研端需求广阔,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我国研究资金投入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根据Frost & Sullivan 的数据,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从2015 年的434 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 年的866 亿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8.8%,增速远超同期全球水平。此外,在抗疫需求催化下,工业用户端试剂需求不断加大,市场正在快速崛起,未来工业用户市场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分子类试剂: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分子试剂相关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分布较为分散。由于国内试剂厂商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仍以外资企业为主,赛默飞、凯杰、Takara 和BioRad 四家企业合计占比超过40%。

  国产企业主要以诺唯赞、全式金、康为试剂、爱博秦克和翊羽生物为代表,其中诺唯赞的市占率为仅4.0%,市场份额仍处于较低。但近年来,国产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未来在国产企业产品质量性能、技术服务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国产化率有望大幅提高。

  蛋白类试剂:抗体为最大子领域,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蛋白类试剂主要包括抗体、重组蛋白、蛋白芯片等。其中抗体为国内蛋白类试剂市场最大细分领域,2019 年抗体市场规模达27 亿人民币,占比为67.0%。此外 ,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 2015 年的 4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9亿元,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0.0%,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9 亿元。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全球新冠检测和预防需求依然旺盛,上游原料需求有望保持高位。中长期来看,国内生物医药研发投入逐年增长,长期成长可观;工业端技术持续迭代,产品向多个维度延展,未来在工业端试剂原料需求预计将不断拓宽。

  生物试剂上游原料供应链进口替代空间大,抗疫期间产业链需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补足短板成为重要目标。上游生物试剂行业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重点公司: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菲鹏生物(拟上市)等。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增速不及预期;进口替代不及预期;需求下降等。

(文章来源:国金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