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契合商圈消费升级 北京中关村广场闭店改造

  曾号称“中国最大地下购物中心”的中关村广场进入闭店改造倒计时。3月26日,中国商报记者来到中关村广场,看到位于中关村广场的主力店铺家乐福已进入撤店甩卖的最后阶段。

  18年前,家乐福中关村店在中关村广场开业,总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是家乐福在亚洲开设的旗舰店之一,经营业绩在家乐福全国各店中名列前茅。“我们也舍不得,但是没办法。”家乐福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门店生意一直不错,开业初期尤其火爆。

  和家乐福一样,中关村广场的众多商户也在陆续撤离。在中关村广场,中国商报记者看到,很多商铺正在进行撤离前的打折甩卖,部分店面已经关闭。在中关村广场的另一个主力店——食宝街的各种餐饮店也在陆续关闭。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物业方起初通知所有的店铺于3月31日前撤出,后因升级改造方案审批延迟,中关村广场将彻底关闭的时间延长至5月。

  中关村广场位于中关村核心地段,主体结构沉潜于10万平方米的城市花园下方,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部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车库建筑6.05万平方米,曾号称“中国最大地下购物中心”。

  在开业早期,得益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中关村旺盛的人气,中关村广场的经营业绩一直不错。2013年,光耀东方集团以22亿元从北京科技园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手中购得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的所有资产,并对该广场进行了一次升级,打造了食宝街项目,带动客流进一步大幅提升。

  近年来,中关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创新型项目取代了昔日繁荣的电子商城,人流量大幅下降的同时,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在这个大趋势下,已然老旧的中关村广场明显落伍,在市场上失去了吸引力。

  2019年下半年,光大安石就从光耀东方手里接盘中关村广场。根据光大安石相关人员对外透露的信息,中关村广场将被改造成大融城ArtPark,成为半开放的商业公园式街区,预计将在2023年完成改造入市。

  “此次中关村广场的改造其实也是中关村商圈消费升级的一个标志性举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中关村广场在体量、规模和所辐射的人群方面都有足够的基础,升级改造如果能够契合当地商圈消费需求的话,将对整个区域居民生活的品质化提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消费地标。“关键要看运营方的改造能力和水平了。”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家乐福的撤出,中关村地区几乎已无大型的超市。2020年,沃尔玛知春路店因租约到期和物业升级改造而关闭。今年2月,位于中关村西四环附近的麦德龙也因故闭店。目前,在中关村核心地带仅剩一家规模较小的物美大卖场。“最根本的原因是消费者对这种大型卖场的需求越来越弱。”赖阳告诉记者,当前,消费者到超市主要是购买生鲜产品,中小型的生鲜社区超市就可以满足,所以消费者对于一站式购物的兴趣大不如前。因此,大卖场退出寸土寸金的中关村地区是必然的,这也是当地消费升级的一个体现。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