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毛坝镇:小叶片壮大“产业树”

  全媒体记者张宝训秦卫飞通讯员朱秋红

  又逢山乡春茶鲜,片片绿芽成金叶。

  近年来,作为“利川红”发源地的毛坝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出“茶长制”,唱好绿色兴茶、质量立茶、品牌塑茶、科技强茶、文化润茶、全民护茶“六口茶”,用工匠精神浇灌“一片叶”,助力“利川红”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镇茶园面积10.6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53家,茶叶年产量达1.4万吨,产值突破7亿元。

  严控品质,“茶长”变“茶医”

  近一个月来,五二村七组小组长黄开仕忙得不可开交。春茶陆续开采,他要入户做好采摘和茶园管理宣传。

  从去年4月起,黄开仕多了一个“头衔”——组级“茶长”,职责是做好病虫害监测和茶园规范管理等。

  去年8月,村民黄翠花家的茶叶“病”了,部分叶片出现气泡现象。黄开仕接到反映后赶紧到现场查看,并立即联系镇农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主任郭方强等人立马赶到茶园查看茶树生长情况。

  “今年雨水多,排水不畅所致。”专家现场号脉诊断,并及时开出“药方”:剪掉病叶片,修剪通风道,增施有机肥。

  黄翠花在黄开仕的帮助下,立即“照单抓药”。由于医治及时,起泡的一亩多地茶叶迅速好转,品质得到保证,收入未遭受损失。

  接触多了,思考也就多了,黄开仕渐渐也成了“茶医生”。他时常活跃在田间,为茶叶“把脉问诊”。

  为严把“利川红”源头关,毛坝镇去年创新实施镇到村民小组五级“茶长制”,职责包括严控农残、严格管理、优化品牌等,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作为“总茶长”的毛坝镇党委书记谢意介绍,“茶长制”推行近一年时间,乡镇形成一盘棋,工作覆盖“利川红”种植到销售全过程、全环节,提升品质,叫响品牌,扩展市场,取得一定成效。

  政府扶持,“麻雀”变“凤凰”

  巴人红茶业老板胡靖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小作坊有一天也能冲刺进规企业,实现麻雀变凤凰的蜕变。

  企业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2021年,毛坝镇以商招商引入麦特影业(湖北)有限公司。同年3月,麦特影业注资,与巴人红茶业联合注册成立湖北麦特红精品农业有限公司。

  “我只要出技术,资金和市场都不要操心。”胡靖原是胡家茶园传承人,有着过硬的制茶技术。

  对胡靖来说,合作之旅更是思想解放之旅。企业合作之后,对生产、包装、市场各个环节均凸显工匠精神。产品“麦特红”不仅通过515项农残检测,更是在“中茶杯”赛茶中多次斩获金奖。

  为了培育企业壮大,毛坝镇党委政府自是不遗余力。该镇曾两次召开党委会,专题解决企业困难,在厂房、仓库、色选中心、工人住宿和专变安装等方面,为企业扫除发展“拦路虎”。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政府“做媒”,企业合作后茁壮成长,去年仅用2个月时间,产值就从原来的200万元跃升到600多万元。同时,企业工厂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米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

  “今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企业进规没一点问题。”胡靖又有了小目标,脸上写着自信和从容。

  茶旅融合,山村变景区

  3月以来,兰田村民宿御龙别院已迎来几波客人。

  茶园深处,青石木屋、飞檐翘角……民宿独特的土家风格,受到众多游客青睐。3月下旬,来自华中科技大学10多人的调研团队,在御龙别院住了好几天。

  御龙别院的主人是村民党员刘鑫。2017年,他将自家房屋按照村里统一风格改造成民宿,虽然只有10多个房间,但经常爆满。每到夏秋季节,来自武汉等地的客人要在这里住近两个月。

  依托茶乡盛名发展民宿的,不止刘鑫一人。连日来,老支书刘胜祥正扩建自家停车场,为民宿木莲居迎峰度夏做准备。

  兰田村是“利川红”第一村,茶园面积6000余亩,其中冷后浑600亩。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走好茶旅融合路,村党支部书记肖庭茂脑海里早定下“小目标”——依托“利川红”产业,实行“一引双轴+N基地”思路,产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

  兰田村将通过党建引领,以“利川红”和民宿旅游为轴,牵线搭桥让多个写生基地落户。

  “去年10月,北京紫岫宣和书画院写生基地已揭牌,马上还有根雕基地、茶乡云海摄影基地等相继入驻。”肖庭茂介绍,村里还将与学校合作,让更多学生来写生。

  游客除了赏美景、品美食、享凉爽,还要能体验采茶制茶品茶,打造“沉浸式”旅游是兰田村茶旅融合的新命题。

  村里有民宿40余家,村党支部引导村民发展“一户、一茶歌、一茶台、一茶具”,让游客随处都能感受到茶乡的文化魅力。目前,相关规划已陆续启动。

  与此同时,村里还通过补贴方式,发展种植冬桃300余亩,引入樱花、银杏和桂花等,打造了五条以花为名的村主干道。

  樱花开完桃花开,漫步在四月的兰田村茶园,茶香扑鼻,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