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为5000余家企业提供157亿元科创贷信用贷款
去年底,A股市场“成都军团”创下新纪录——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与此同时,多家来自成都的科技型企业正在接受上市辅导,还有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A股“后备军”茁壮成长。在这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几乎都少不了“科创通”的有力支持。
“科创通”平台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导,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主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创业服务。近年来,“科创通”为5000余家企业提供157亿元科创贷信用贷款,投资天使项目162个,金额18.56亿元,平台项目“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实现累计放款10.88亿元。
把“水”送给最渴的人
助推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在30年的运营时间里,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成都科技创新生态链条上的人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本等一颗颗“明珠”有效串联,已成为助推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力量。
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张弛见证了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让他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中心搭建的“科创通”平台。
2014年5月,“科创通”成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被业界誉为创业版的“天猫商城”。
“科创通”平台,汇聚科技型企业(团队)近3万家、服务机构872家、孵化载体268家、科技服务产品2683款,利用科创属性大数据画像,实现双创服务精准对接,为科技型企业和创业团队、创业服务机构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服务。
“众所周知,在科技型企业初创时期,产品往往处于雏形阶段,最缺乏的是资金、场地、技术等无形资产,依靠传统抵押物获得融资较为困难。”张弛向记者介绍道,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科创通”平台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设立了“科创贷”“科创投”“科创贴”以及“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创新科技金融的手段中,“科创通”平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解决在蓉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首投”的问题。
“千里马”与“伯乐”
成都1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均获平台支持
近年来,在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帮助下,不少成都高新技术企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今年2月15日,成都坤恒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恒顺维)在成都城南金融麦田上交所西部基地敲钟上市,是成都第102家A股上市企业。作为一家专注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设备研发的成都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坤恒顺维分别于2020、2021年通过“科创通”从成都银行获得两笔共计2000万元的“科创贷”支持。
去年12月,创立于2016年的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碳科技”)发布了全自主研发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Nome-3841及配套芯片和试剂,并宣布其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生产基地竣工。随着QNome-3841的发布和量产,齐碳科技成为国内第一批将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推向市场的高科技企业,提升了我国基因测序仪等精密科学仪器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
如今的齐碳科技备受投资人的关注和青睐。而在齐碳科技早期发展的道路上,最初遇到的伯乐,就是“科创通”。从“科创通”旗下的天使基金合之力蓉盛基金首投企业,到如今已完成超4亿元B轮融资。齐碳科技与“科创通”的故事,正是“千里马”与“伯乐”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目前成都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共有12家 ,都曾获得“科创通”平台的支持,包括西南地区,第一家登上科创板的成都先导,还有从孵化器里走出来成长为行业龙头的极米科技,以及苑东生物、秦川物联、成都纵横等。
以平台为服务支撑
促进“知本”与“资本”有效对接
“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诸多成都双创资源在平台实现聚合。”张弛介绍道,除了面向成都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以“科创通”平台为服务支撑,常态化开展线上“国际双城链”“校企双进”云对接,线下“菁蓉汇”“创享会”等品牌活动,汇集双创、金融、企服、孵化等要素,对接科技型企业需求,已实现“月月菁蓉汇、周周创享会、天天对接会”,促进“知本”与“资本”有效对接。
在“校企双进”系列活动中,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累计展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900余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400余项,共促进成果转化和校企地合作等项目2778项。全市266家双创载体形成覆盖全域和企业成长全程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培育链,为入驻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环境。
七年来,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累计举办916场菁蓉汇系列活动,带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6346场,959家(次)创投机构、35346家创业企业(团队),近93.8万人参与活动。
如今,经过不断地发展,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科创通”平台汇聚了科技型企业和团队近3万家,一批高科技企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做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招才引智,引进团队。”张弛表示,未来,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将积极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大局,合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目前我们和重庆的一些机构正在进行互动交流,希望在3-5年中,将科技型合作做深、做透。”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