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沙钢股份: 2021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产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


  近日,沙钢股份(002075.SZ)公布了其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钢铁行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公司积极应对能源“双控”政策及限电限产要求,有序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得益于持续深挖降本潜力,优化营销策略,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4.87亿元,同比增长28.1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大增71.25%。

  降本增效

  业绩进一步提升

  作为民营钢企龙头,沙钢股份具备长短流程相结合、配套精整工序两条生产线,拥有优特钢能力320万吨/年。2021年,煤炭、焦炭、铁矿石等主要原辅料价格大起大落,对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压力。对此,沙钢股份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优化产品结构,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通过深挖“经济生产”潜力,努力降低生产工艺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营销策略,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保持生产、经营稳定,公司业绩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原辅材料采购上,公司以集中采购为主。针对铁矿石、煤炭、焦炭、废钢等大宗原料与国内外知名的矿山、生产厂商签订了年度长协合同,长协供应占比达70%。较高的长协供应比例起到了“压舱石”作用,避免了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对于公司生产经营的扰动。

  积极推进超低排放

  限产政策影响较小

  《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指出,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同时,作为工业领域碳排放第一大户,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也备受关注。对此,沙钢股份围绕“钢铁行业推进超低排放”要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先后投入30多亿元实施了干熄焦技改项目等53个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同时,公司加大二次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通过汽轮机蒸汽拖动等项目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2021年,沙钢股份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节水型企业”、“水效领跑者入围单位”。

  按照国家“控产能、压产量、调出口”的政策导向,钢铁行业产量受到严格限制,但在执行过程中,国家实施差异化管理政策,如《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业原则上不搬不关不停不限”。沙钢股份积极推进“超低排放”,预计限产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在钢铁行业严控产能产量的背景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愈发凸显。

  研发创新调结构

  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沙钢股份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有效支撑了公司关键工艺、重点产品研发进程。

  2021年,公司获授权专利67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一种高强度、长寿命贝氏体铁路辙叉用扁钢及其生产工艺”和“一种工程机械履带底盘轮体用钢及其生产方法”两项发明专利获“市优秀发明专利奖”;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申报的“钢-轧过程产品质量智能管控技术与平台”项目,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汽车蜗杆用钢、高强度高压气瓶管用钢等36个高档次全新产品。沙钢股份通过不断升级产品结构,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钢协预计,2022年,我国经济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本态势,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的陆续出台和落地,钢铁需求预计将会基本保持上年的水平。2021年,由于疫情及芯片短缺影响汽车生产,导致汽车用钢需求较为低迷。随着芯片短缺问题逐步得到改善,汽车产量逐步回升,汽车行业用钢需求将逐渐回暖。此外,近期俄乌冲突,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欧洲钢价暴涨带动了全球钢材价格上行;从中长期来看,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行业严禁新增产能的要求并未改变,或对钢材价格形成有力支撑,这对于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沙钢股份来说,将是长期利好。

  山水万程,笃行不怠。展望未来,沙钢股份表示,将坚持“做优、做精、做强”优特钢主业。以创新为驱动,加快工艺技术装备升级,优化调整品种结构,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智能制造、环境保护,不断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产业科技型、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智能制造特殊钢企业。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