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多晶硅供应仍紧缺 五月价格暂无下行动力

  近期,硅料仍处于供应相对紧缺的阶段。

  多晶硅料需求持续高增,叠加疫情导致的运输不畅使硅料终端供给不足,难“喂饱”市场需求。

  4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公布多晶硅最新价格,硅料价格延续涨势。

  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4.9到25.5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5.1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32%;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7到25.3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91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28%。

  事实上,这已是多晶硅料价格年内十三连走高,单晶复投料和单晶致密料每吨的价格分别比年初增加1.97万元和2万元,累计增幅达8.5%和8.73%。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链价格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继续维持涨势。同日,隆基股份(601012.SH)公布最新硅片价格,单晶硅片P型M10 165μm厚度(182/247mm)价格上调1.8%单价至6.82元。

  另据行业媒体PV InfoLink公布的供应链价格,本周不同尺寸的单晶硅片和电池片有0.9%至2.2%的涨幅,其中165μm的M6单晶硅片涨幅最高至平均单价为5.67元。

  

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走势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硅业分会指出,近期,硅料仍处于供应相对紧缺的阶段。

  供应方面,除了延续第一季度国内多晶硅扩产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的因素外,海外硅料因运输不畅进口受阻也导致国内多晶硅供应几无增量。

  硅业分会预测,4月份多晶硅产量将有1到2家国内企业受影响,环比减量约2%到5%,但同期有2家硅料企业扩产增量释放,故4月份国内硅料产量预计在5.4到5.5万吨。考虑到同期进口量受疫情、检修以及国际因素影响,预计环比持平或略有减少,约0.6到0.7万吨,故4月份国内硅料供应总量预计在6.0到6.2万吨。

  需求方面,下游部分硅片企业虽受疫情和物流导致的硅料不足影响,开工率有所降低,但同时有新增产能释放弥补缺口,故硅料需求仍维持高位。

  硅业分会将受疫情影响减产和新增产能释放增量等因素考虑在内,预计4月硅片产量预计在24GW左右。此外,硅片价格再触高点,这对于硅片企业维持高开工率具有较大支撑。

  与此同时,在业内绵绵不绝“硅片产能过剩”的预警下,又有一家上游环节硅片厂商不遗余力地提速扩张。

  4月13日,行业新军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高景太阳能)宣布近期完成16亿元A轮融资。除老股东IDG资本、珠海华发集团持续加码追加投资外,国寿投资旗下国寿科创基金、建信、粤财基金、深投控资本等财务投资机构,爱旭股份、美的资本等产业投资机构也共同参与了本轮投资。

  据悉,高景太阳能动作迅速,已投产一期15GW拉晶项目(西宁)及切片项目(珠海)。此外原计划2022年上半年建设、下半年投产的二期15GW项目提前至2021年7月份开工建设,并已于今年2月正式投产。该公司预计,今年6月二期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有望凭借30GW产能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同时,得益于本轮融资,高景太阳能原计划2023年启动的三期20GW项目将于今年开始建设,帮助加速50GW产能目标达产。

  事实上,在硅料供应紧俏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采取签订长单的方式提前锁料,因此本周只有个别企业签订少量4月份散单和5月份订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去年以来,多数头部硅料厂商的出货已被长单锁定。

  例如,在今年第一季度,又有两笔长单公告。3月21日晚,两大光伏巨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600438.SH)宣布签订采销合同。据隆基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8家子公司与通威股份的4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

  2021年,我国光伏产业继续高歌猛进,多晶硅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时,年内价格出现剧烈涨幅,接连跳涨使多晶硅厂商盈利颇丰。而为抵抗可能面临的价格滑坡风险,故上述合同与多数长单合同一样均采用“锁量不锁价”的方式进行。

  对于硅料价格的走势,硅业分会预计4月份硅料供应仍处于相对紧缺的状态,硅料价格走势至少在4月底签订5月份订单前仍将持续。从供需角度看,5月份国内硅料供应紧缺程度略有缓解,但总体供应仍小于需求,因此预计供需关系扭转前,硅料价格暂无下行动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