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哈工智能营收小幅增长 机器人本体业务取得突破


  4月15日,哈工智能(000584)公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2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关于亏损的主要原因,哈工智能表示,受到汽车行业低迷影响,哈工智能项目毛利率下降,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下游部分客户经营和回款风险,导致报告期内计提的应收账款减值大幅增加。

  目前,公司正积极战略转型、布局军工智能化,向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不断探索机器人与AI、5G、视觉、医疗、军工技改、有色金属领域的技术结合与产业应用,布局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在军工领域的技术探索,继续加大相关领域研发投入。

  传统业务多元化发展转型培育新增长点

  汽车行业仍然低迷。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2020、2021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连续下滑,同比分别-1.5%、-12.4%和-3.7%。出现汽车整车厂新生产线投资项目暂缓或停止的情况,新增产线项目大幅减少,行业竞争激烈。

  下游汽车行业整体遇冷,使得哈工智能签订的项目毛利率大幅下降,导致公司2021年全年业绩受到不利影响。

  为对冲单一汽车行业对公司业务的不利影响,哈工智能持续拓展其它行业应用。子公司哈工易科在一般工业领域坚持以中厚板自动化焊接整体解决方案为主,新增开发和拓展应用了激光传感器和免试教编程技术等新技术,并在工程机械、制药装备、海工装备、特种变压器、钢结构等领域拓展客户,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子公司浙江瑞弗机电已开展了多个军工产品的自动化生产线项目,通过工序全自动化作业、物流转运自动识别跟踪定位、整体生产远程监控、全过程数字化质量检测跟踪等技术,有效提升军工产品的表面整型及自动化工艺能力,以及生产过程的一体化集成制造水平。

  哈工智能表示,由于目前军工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自动化水平偏低,自动化改造需求明显,未来仍具有较强的业务拓展潜力。同时,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还与战略合作伙伴中铝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有色金属行业的矿石开采、金属冶炼、型材加工等生产流程中的智能化设备开发及推广应用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针对有色金属行业不同应用场景的落地,在实现传统生产工艺和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机器人本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2%

  哈工智能此次年报显示,公司在2021年机器人本体业务同比实现较大增长。子公司哈工现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444.46万元,同比增长182%,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大客户五个大区业务均实现业务一定的增长,成功与对产品稳定性、质量、服务等具有高标准要求的汽车行业客户上汽通用五菱展开直接合作,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同时,哈工现代在机械、工控、家电等领域拓展新市场,在机型方面,从原有的基本机型拓展为套机等多种机型,满足工业机器人客户需求。此外,结合哈工智能参股公司昇视唯盛基于AI的3D视觉技术,哈工现代可向客户提供整合了3D视觉解决方案的机器人本体。

  数据显示,哈工现代2021年机器人本体销售出货量783台,已签约订单数量千余台,并已与23家客户达成新的年度战略合作,如广西哲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新工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中迪机器人(盐城)有限公司等。

  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面对传统业务下行局面, 哈工智能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契机,发挥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业务。

  公告显示,2021年,哈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应用业务与蔚来、比亚迪、南宁宁达、吉利PMA、宇通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厂商签订新能源汽车生产线订单。

  此外,哈工智能子公司天津福臻成功中标蔚来汽车ET7等车型的部分产线,成功取得豪华汽车品牌莲花汽车(LOTUS)的订单,并与广州某企业签订新能源电池相关产线的订单。

  对于未来发展,哈工智能表示,公司作为聚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将把握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优化现有业务结构,向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军工智能化等领域战略转型,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齐和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