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智能一体化 “码”上便出行

  智能一体化 “码”上便出行

  ——关于成都局集团公司路地共建实现旅客“一证进站”的调查

  “太智能了,只需要刷一下身份证,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都能显示出来,再也不用拖着行李手忙脚乱翻查手机了,进站速度快多了。”近日,准备前往广东务工的旅客徐元新对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北站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赞不绝口。

  贵阳站下辖贵阳北站、贵阳东站等客运办理站。2021年8月,由贵阳北站、贵阳市观山湖区政府共同设计打造的40台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在贵阳、贵阳北、贵阳东3座车站正式亮相,赢得旅客们的广泛好评。

  从“一纸想法”到全面投用至今,一年多来,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实现了旅客“一证进站”。这是路地携手发挥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优势的创新之举,也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

  需求导向,路地携手出鲜招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不久,贵阳北站就与贵阳市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办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同心协力筑起疫情防控屏障。

  据贵阳站副站长马强介绍,成立联合党支部后,“一家人”的身份让路地双方沟通更加紧密。如何调整优化铁路进站验票、安检、健康码核验、测温等各环节成为路地双方的“常规议题”。马强明显感觉到,“路地之间建立了很强的信任感”。

  由于客流逐步恢复、地方防疫手段常态化使用,致使铁路防疫关口压力增大。据悉,仅贵阳北站进出站口就需要设置200多个防控岗位,每日调集人员近400人次。

  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查验准确度有待提升、人员聚集产生防疫风险……逐渐显现的问题让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办负责人刘伟十分头痛。

  通过深入调研和集思广益,贵阳北站迅速整理出推行铁路电子客票的宝贵经验,围绕一台机器同时实现人脸识别、测温、查验健康码功能的需求,一次路地共同运用大数据手段便民惠民的行动开始了。

  多轮优化,大数据便民利民

  “健康码查验需要大数据支撑。我们尝试向地方政府寻求帮助,没想到很快便得到了批复和支持。”过去只跟防疫管理部门打交道的刘伟尝到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甜头”。

  由于没有现成设备和软件系统,当地政府很快派专人前往车站搭建网络线路,选定厂家开展软硬件定制。

  2020年11月,耗时3个月,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1.0版”从图纸变为现实,首台投放在贵阳北站北进站口试用。“有的人试探着把身份证放到识别区,大约10秒,健康码信息就查验出来了。”贵阳北站客运员陈佳莉回忆道。

  通过一周的试用,大家发现第一代一体化闸机数据返回时间偏长、功能较少,也缺少一些引导标识。在与厂家的反复沟通下,他们对设备功能进行了更新完善。

  2021年2月,18台“2.0版”的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赶在春节前正式亮相,识别系统得到了优化提升,用时缩短至5秒。8月又增至40台,并于10月进一步升级了设备,加入了疫苗接种情况、核酸检测结果查询等功能。

  “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的投用,正是解决脱网人群和断网情况下无法出示健康码问题的良方。”贵阳北站青年志愿者唐之润深有感触地说。

  “小姑娘,快帮我看下健康码要咋个整?”2月23日,60多岁的汪大妈拿着“老年机”焦急地向她求助。

  “您来这边,在一体化闸机上刷身份证就可以验码测温了。”唐之润把老人引导到闸机旁,用身份证很快就完成了验码测温。

  落地开花,轻松便捷“码”上行

  2021年底,61台最新版本的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在贵阳站管内3大客运办理站投用。如今,在贵阳市乘火车出行的旅客均可持身份证实现“一证进站”,刷身份证的同时进行人脸核验,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脸部识别、健康码查验,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情况也一览无余,整个过程最快仅需5秒。

  每一台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上均印有“云上贵州”字样。原来,这些设备后台由国有企业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让每名进站乘车的旅客都“漫步云端”,享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成果。

  作为贵阳市人流最集中的交通枢纽之一,贵阳北站建站以来单日最高峰客流达14.2万人次。今年春运以来,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日均服务旅客8万余人次,服务脱网人群超过20万人次。

  据介绍,设备投用至今,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已经远远超出采购支出,下一步还将接入行程码实时显示功能。

  除了效率提升外,马强更加看重一体化闸机带给旅客出行舒适度上的改变。他说:“相比人工查验,大多数旅客更偏好智能化的进出站体验。铁路人肩负为民使命,更要从提升客运服务质量上考虑。”

  2021年底,贵阳北站的做法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验码测温一体化闸机已在贵州省医院、机场、汽车站等多种场所推广使用,全国多个铁路车站也出现了类似闸机,服务旅客更便捷地出行。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