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华泰证券:货币政策博弈暂时将告一段落 后续重点关注两点

  核心观点

  货币政策博弈将暂告一段落,疫情拐点、四月份政治局会议、美联储加息节奏、理财和外资行为等是后续的几大关注点。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建议小幅参与政策博弈,但见好就收,上周提醒做陡是相对确定的策略,均有较好的收效。降息落空、降准减半引发市场小幅回调,但考虑到疫情防控仍然艰巨,对实际经济的冲击远未消退,利率还不会有太大的上行空间。建议以三年期利率债为主,继续保持一定的杠杆。短端信用利差风险不大,但想象力已经不足,五年期高等级期限等利差尚可,相对资本债净值波动小,仍建议少量配置。资本债配置机会稍纵即逝,在趋势机会不明显清下,不建议追涨。

  货币政策的能力与约束

  首先,解决当前经济困局的关键毫无疑问是如何尽早平息疫情,恢复产业链良性运转和民众消费;其次,需要通过信贷、财政、再贷款等政策保市场主体活下来。再次,货币政策要有所作为,但简单的降准、降息更多是释放政策信号,实际“效能”(当然有帮助)不能夸大。更关键的是,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内外制约越来越明显。在上周的降准公告中央行已经指明:“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总之,宏观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需要在稳增长和内外均衡之间妥善抉择,这决定了发力的重点。

  当前货币政策的发力方向与空间

  第一,总量上,降准已经落地,但充裕不溢,后续着力保障信贷增长的稳定性。第二,价格上,MLF降息虽落空,但降成本工具不缺席,融资成本仍有望继续下行。其中,存款利率上限下调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银行向实体让利积极性。第三,结构上,再贷款新工具投放+旧工具提额,直接撬动信贷投放和定向纾困。第四,除上述工具之外,央行还部署了推迟偿还月供、加强保交楼支持等,均直指疫情冲击中最薄弱环节,相比单纯宽货币更加对症。本轮政策组合宽信用取向更强,对债市的利好效果不足。

  货币政策博弈暂时将告一段落,后续重点关注疫情拐点和政治局会议

  第一,目前上海疫情形势仍严峻,全国多个城市进入静止状态,关注拐点。对经济而言,新增确诊拐点的出现还不足以带动增长预期全面回暖,毕竟人流限制不解除,消费、地产销售和供应链问题就持续存在。但疫情最悲观的阶段有望逐步过去,供应链堵点正在疏通,4-5月宽信用预期可能有所反复。第二,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经济增长目标会否调整,稳增长政策如何发力是关键。地方专项债剩余额度下达,水利工程等项目及时开工,城市更新等扩大试点,房地产因城施策框架下的放松都存在可能性。此外,关注留抵退税为企业提供1.5万亿现金流。继续关注特别国债等可能性。

  同时关注美债利率走势、理财与外资行为

  对于美债来说,当前利率水平已经高出美联储预计的长期中性利率,且快速加息缩表下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较低,美债继续大幅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但仍有两个潜在的风险点,可能使得美债利率进一步超预期上行。一是美联储是否会上调中性利率预期。二是美联储缩表的影响。投资者行为方面,继续警惕理财与外资抛售。需要注意的是理财资金向存款和房地产的迁移规模,这两大流向会造成债市需求力量实质性减少。外资流出趋势相对明确,尽管从存量看外资还不是国内债市的主要定价力量,但个别时点的抛售压力仍有可能成为利空放大器。

  风险提示:地产政策超预期,美联储收紧超预期。

(文章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