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公募基金解读央行今年首次降准:降准基本符合预期 有助提振市场信心

  距离国常会释放信号仅两天,2022年首次降准于4月15日“靴子落地”,这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次降准力度是否符合预期?未来降息的可能性有多大?哪些板块更有机会?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多家公募首席经济学家和总监级别投研人士,共同解读国常会及本次降准消息落地后市场关切的问题。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在国内经济基本面受到疫情较大冲击、国际地缘政治变化扰动市场情绪以及国内货币宽松迎来窗口期的当前,降准能够缓解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强化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基调。随着基本面逐渐改善,权益资产面临的多重压力也将逐步缓解,市场企稳在即,权益市场行情反弹可期,而当下的“磨底”阶段正是布局的时机。

  三大政策组合

  全面稳定经济保驾护航

  4月13日,国常会提出稳定外贸、促进消费、适时降准等三大类稳增长举措。对此,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投资经理刘思甸认为,在工业和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房地产行业等领域已经有较多政策出台,这次针对外贸和消费的稳定政策有利于形成政策合力,促进经济恢复。

  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表示,面对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适时降准有助于增加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补充企业个体的资金流动性,资金供给量增加有利于引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

  国投瑞银基金投资部副总监綦缚鹏表示,在2021年下半年,高层就已经开始释放稳定经济的信号,但海外形势和疫情制约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出台时机。近期,各种稳定经济的政策开始密集出台,除了稳定外贸、促进消费、适时降准等三大类稳增长举措外,基建事实上已经先行开始发力,针对房地产的政策也不断加码。政策组合在全面稳定经济。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疫情逐步稳定,经济有望逐步企稳。

  广发基金认为,国常会部署的系列稳增长措施是对市场关切的及时回应,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和必要性。总体来看,我国降准降息的空间依然存在,比较符合预期。最近几次降准的实施安排类似于流动性管理工具,信号意义更强。

  降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国常会召开两天后,4月15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从业内反映来看,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降准符合市场预期,从政策引导和实体需求看有三方原因,第一,近期国务院及央行召开的会议释放了货币政策稳中有松的总基调;第二,稳增长、稳银行负债、配合发债等需要货币政策发力;第三,地产仍然低迷。

  “本次降准是释放长期资金,有助于稳定预期,助力经济恢复。”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降准符合预期,不过,从降准力度来看,表明目前的货币政策受到一些掣肘,如海外的加息进程及通胀居高不下等,此外,国内信用已呈现恢复和改善态势。

  恒越基金投资副总监、权益投资总监高楠也认为,本次降准在预期内,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预计会获得更多宽信用支持,未来短期是否再次降准需观察评估经济企稳复苏的进度和效果,货币政策工具仍然丰富且留有余地,会灵活运用各类组合举措达到稳预期、稳经济效果。

  不过,韩贤旺认为,与此前全面降准0.5个点、释放1万亿左右流动性的市场预期相比,此次降准幅度及规模均不及预期。后续是否会启动另一次降准,还要视复工复产、经济恢复的具体情况而定。相较于进一步降准,后续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的可能性更大,这有利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摆脱眼前困境。

  刘思甸表示,后续是否降准取决于经济的后续表现,对楼市股市是利好。此次降准的意义和逻辑在于引导融资成本下行,以帮助经济企稳。

  对股市情绪有一定提振作用

  此次降准或对低迷已久的A股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

  李湛表示,历次降准后,上证综指和沪深300短期胜率较高,中长期胜率下滑但涨幅扩大;债市更能提前反映降准预期,降准落地后利率涨跌不一。因此,鉴于市场预期已经较为充分,预计降准对股票市场短期利好,对债市利好程度有限。

  “本次降准再次表明了国家稳增长的决心,对股市运行节奏也有一定鼓舞,但股市趋势性机会的来临仍需稳增长效果实质显现,短期稳增长相关领域如地产产业链、基建建材、家电等或受益,待疫情趋于平稳后,随着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加速,成长风格或将迎来阶段性机遇,基本面见底企稳的消费股也有望显现长期配置价值。”高楠表示。

  不过,投资人士谈到,资本市场是多因素影响的,也要看经济增长情况、疫情、能源价格等其他方面情况。

  刘思甸表示,降准对整体经济都是好事,对利率敏感的板块如地产、金融等受益会更直接一些。但降准只是影响市场的因素之一,市场结构上的分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广发基金认为,短期来看,降准直接利好银行流动性,对于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还需进一步传导,因此,更直接的效果是让市场感受到阵阵暖意,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市场预期。

  国泰基金表示,降准释放流动性,可以稳定实体经济、提振市场情绪,对于权益和债券市场都具有“普惠”效应。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或将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权益市场有望逐渐企稳,现在或是长期布局的较好时机。

  配置兼顾稳增长和高景气

  国常会召开及本次降准落地后,公募人士认为,权益市场机遇大于债券市场。

  韩贤旺表示,短期对经济的基本面偏谨慎,接下来对于政策的刺激预期可以提高。货币政策今年已经在逐步放松,未来仍会继续在稳健中出现结构性放松,甚至不排除整体性放松。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调整,股票市场的风险或已得到释放,市场企稳在即。企稳后,预计基本面的逐步改善将驱动权益市场行情,当下的“磨底”阶段或正是布局优质资产的良好时机。

  谈到具体布局,他认为可以关注两大方向:一是传统产业里的优质龙头企业,或者有生产成本优势的企业,例如,可以关注传统基建和地产产业链可能估值修复的相关行情。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刺激基建和房地产是必要手段,有利于稳定经济社会预期。二是调整后新兴成长投资机会,全年看好新兴产业、科技成长方向,青睐先进制造业相关的各细分领域,包括半导体、绿色新能源、基础装备等对于自主可控有更高要求的行业。

  綦缚鹏也看好从现在到年底的股票市场走势,他认为政策底已经见到,市场底大概率也已经见到了,当前是增加股票配置较好的时机。“未来随着疫情逐步缓解,投资者信心也会随之修复,股票市场会慢慢走出底部。再往后,随着更多的稳定经济政策落地,会看到经济企稳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改善,股票市场就会加速上行。对此,我持乐观态度。”

  高楠认为,决定A股大趋势的主线仍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在稳增长效果全面显现前,市场较难趋势性反转,大概率延续磨底震荡整固过程,部分政策受益板块值得关注。

  他表示,未来几周,伴随疫情对经济节奏的扰动逐步淡化,国内宽松政策预期兑现程度、“经济底”验证的重要性将提升。4月国内政策和数据有一些利好催化,包括3月信贷社融数据超预期、本次国常会降准预期、中下旬政治局会议可能有新政策出台等,在美联储缩表前,稳增长相关板块与超跌成长风格或均有阶段性投资机会。

  国泰基金表示,A股市场已接近底部区域,未来市场或迎来反弹。一方面,从股票性价比来看,股债比已接近均值加一倍标准差,这反映沪深300指数已进入底部区域,性价比开始突显;另一方面,稳增长效果将逐步体现,后续风险关注政策的兑现、美联储加息指引是否超预期等。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