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马太效应加剧第三方销售机构加速洗牌

  随着准入门槛抬高,监管力度加强,基金公司对第三方销售机构的合规性要求更高,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正加速洗牌。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1月以来,接连有大泰金石、财路基金、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等12家第三方销售机构注销了代销牌照。

  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牌照注销现象增多,对此,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小型代销机构没有竞争优势,被市场淘汰是必然趋势。

  诺德基金认为,这是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市场整理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监管机构提高了基金销售机构的准入门槛,设置了日均非货基金存量的要求,部分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只好选择主动撤销。

  根据2020年10月出台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基金销售机构必须保证年度日均5亿元的非货基和健全的合规内控体系,否则3年到期后不能展期。

  德邦基金互联网业务部黄林艳表示,《办法》实施后,监管对基金销售机构相关规定进一步收紧。另一方面,受市场行情影响,公募基金发行相较2021年大幅缩水。在此背景下,被注销牌照的主要是存在合规问题或者展业不理想的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不符合要求的销售机构被淘汰,对公募基金销售市场整体来说起到了扶优劣汰的作用。”

  “注销许可证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基金销售市场正越来越成熟。监管加强基金销售市场管理显示出效果,缺乏业务开展能力或合规内控能力的机构退出。”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表示,“同时这也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市场中有四百多家基金销售机构,竞争激烈。而基金销售业务又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人员和系统方面开支,缺乏业务支撑的机构自然会被淘汰。”

  “一些非专业持牌机构准备不足,低估了基金销售服务在商业模式、市场拓展、团队搭建、市场应对、监管趋势、竞争格局衍变等方面的难度和复杂度,只看到了机遇和牌照红利,没有看清楚经营风险和市场所处的阶段。”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说。

  池云飞表示,基金销售市场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销售保有量排名前30的机构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两极分化的趋势很难改变,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缺乏业务抓手的小机构退出市场。”

  一位第三方代销平台相关人士表示,很多尾部公司的基金销售保有量少,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日均5亿的非货基规模要求;另外,有些基金销售机构的合规内控体系不完善,曾经受到监管处罚,也是注销的原因。

  “此前还有不少持牌机构想通过牌照的买卖赚取牌照溢价,但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优化,这种牌照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部分机构看到套利无望甚至要亏本,注销就成了当下最优解。这也是监管更有效的标志。”上述基金业内人士提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