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疫情下如何看消费品的投资机会

  疫情下如何看消费品的投资机会

  新冠疫情是影响当下消费品投资的最大变量:

  伴随着国内封城区域扩大,定量角度分析可选消费Q2受影响程度将超出预期。即使上海疫情解封,仍需观察其他区域政策;同时,解封后的区域消费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需要3个月以上时间。疫情结束后,优质白马资产市占率提升逻辑将会进一步加剧。

  基于经济压力,稳增长政策不断、将会成为重要投资主线。家居家电/消费建材消费只会滞后、不会消失,继续看好地产产业链后周期龙头标的。

  新冠疫情将加速养殖业去化,继续看好养猪、养鸡类相关标的。

  疫情受益标的具备配置价值,如食品中的涪陵榨菜、洽洽食品、青岛海尔等。

  制造类公司逐步出现供应链短缺、部分海外公司转单现象。

  一、【农业养殖】新冠疫情加剧去化,看好。

  1、猪周期去化有望超预期,继续看好。

  目前市场投资者对猪周期投资持有两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认为当前产能去化不及预期,产能出清及周期拐点可能延后,现在参与投资过早,待猪价有清晰拐点再配置。第二种认为猪价持续在磨底,产能去化仍在进行中,周期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去化的进度只是决定拐点到来的时间,猪价底部配置风险收益比更高。

  我们建议对猪周期的配置采取第二种看法,周期的拐点是极难判断的,产能到产量的传导过程可能出现很多扰动因素导致周期的提前或延后,因此我们建议在猪价底部阶段进行投资,重点把握目前上市规模较小,周期反转后快速放量的小猪企【新五丰】、【天康生物】,猪价磨底过程中持有第一种看法的资金会出局导致股价出现回调,这时便是最佳上车机会。

  回到对周期的看法上,目前能繁母猪相对高点已去化近10%,未来三个月再累计去化3%-4%产能基本出清,但供应端可能因一致预期下有二次育肥和外购仔猪情况阶段性增加供应,另外疫情影响也可能将市场端供应延后。需求上,餐饮消费受到疫情影响偏弱,综合判断我们认为周期预计到今年3季度出现拐点。

  2、白鸡已进入产能去化周期,配置最佳时机已现。

  目前祖代鸡和父母代存栏已开始进入产能去化阶段,当前时点类似去年四季度的猪周期。回顾历史,一般鸡周期会跟随猪周期,但鸡产能去化速度更快且生命周期更短,所以一般领先于猪周期的到来且窗口期更短。周期反转节奏上,鸡苗的价格弹性大以及鸡苗公司业绩是最先得到反应,重点把握以鸡苗为主的【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其次白鸡一体化产业链龙头【圣农发展】。

  二、【地产后周期】:看好。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只会滞后不会消失。

  家居家电/消费建材:短期受疫情影响,需求只会推迟不会消失。企业工厂生产端普遍没问题,部分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紧张,短期物流影响更大。如果当前疫情防控政策持续,预计22Q2家居/消费建材龙头业绩均可能会出现同比下滑。但家装/消费建材需求偏刚性,需求只会推出不会消失(2020年疫情后Q3/Q4开始追单,增速明显加快)。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龙头公司市占率逐步提升长逻辑下,后周期仍将是贯穿全年的主线。龙头公司推荐:顾家家居/欧派家居/海尔智家/东方雨虹;建议关注二线弹性标的:益田智能/索菲亚/志邦/金牌橱柜。

  三、必选消费:配置性价值凸显。

  食品饮料中,有韧性的板块有乳制品、速冻;受益的板块有保供标的如涪陵榨菜、巴比食品。

  厨电及冰箱冷柜等需求增加。疫情期间居家时间延长,厨电产品的使用频次增加,拉升需求;另一方面,居民保鲜及备货需求增加,带动冰箱及冷柜的需求,受益标的:青岛海尔。

  生活纸需求增加。卫生纸用量增加、商超等KA渠道库存下降,个护龙头中顺洁柔、恒安国际销售相对收益、物流配送较小企业更通畅。

  四、可选消费:消费短期受影响较大,龙头加速集中1、【白酒】疫情对需求端短期影响较大,酒企分化加大? 疫情对于白酒需求端短期有明显影响,但同时考虑到疫情主要影响时段均集中于二季度(预计3-4月行业收入占比10%左右),即白酒消费淡季,下半年的回补性消费及顺应消费升级的涨价均保障了全年业绩的平稳,但在这一过程中,高端酒及低端酒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次高端酒及中端酒则表现分化显著。

  回顾22Q1,在白酒基本面仍表现强劲背景下,市场担忧经济增速放缓或影响白酒行业需求/行业景气度或放缓,同时谨慎看待节前疫情下22Q1白酒行业春节开门红,并对动销&库存等点状式负面数据存强敏感度,因此板块经历较大跌幅;站在当下,由于多地疫情爆发影响物流&动销,预计部分酒企22Q2回款进度&招商进度受影响,但动销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而逐步升温。

  在行业景气度仍在背景下,当前年报季&酒企改革举措阶段性落地将为现阶段主要催化剂,考虑到前期板块已经历“基本面向好趋势未变,主受情绪面扰动”式下跌&板块估值也已具高性价比,同时疫情或即将迎来拐点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建议积极布局。

  我们认为,板块应优选22Q2业绩增速具备较强确定性&边际变化向好&估值合理的标的,其中具体要素包括:具备强经营实力及抗风险能力&主要基地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小&业绩驱动力来自成熟单品而非招商&22Q2业绩增速较22Q1仍表现优异等。相关标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古井贡酒、舍得酒业、迎驾贡酒等。

  四、可选消费:消费短期受影响较大,龙头加速集中

  2、【医美】行业仍处快速成长期,关注疫情防控政策边际变化

  疫情封锁下,华南、华东、东北区域医美终端机构陆续进入停业期,对医美产业的冲击从终端向上游传导,医美产业链整体受到一定冲击。由于华东及华南市场为国内医美主力消费市场,冲击主要集中在销售环节。以华东区为例,疫情爆发截点为三月中下旬,医美终端机构的影响贯穿整个停业期,而对上游的影响由于存在提前备货,冲击存在半个月左右的时滞,解封后仍会有一定的体现。

  后续建议紧密跟踪全国各地区终端机构经营情况以及上游产品渠道数据情况,包括医美成熟产品的出货增速及新品的推广增速。

  医美偏高端消费的特征,产品的高粘性及复购属性,一旦疫情缓解,将迎来迅速回补。建议关注渠道力较强的头部医美公司:爱美客/华东医药。

  3、【品牌服饰】Q2业绩受影响较大,疫情是股价最大决定变量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品牌服饰流水大多同比下滑20%-30%。由于疫情对Q2影响时间长于Q1,并且根据深圳经验,疫情解封后社会消费意愿仍需要较长时间恢复,预计Q2品牌流水压力较大。其中,安踏在上周交流会中表示,预期Q2流水目标的完成率为70%,根据该指引,我们将全年盈利预测从91亿下调至81亿。

  本次疫情与2020年不同,物流受限同时减租谈判难度亦大于2020年(物业普遍预期本次疫情影响时间较长),由此对Q2收入端震荡同时利润端震荡幅度将更为剧烈,由此品牌服饰估值短期难免面临波动,4月为承压最大月份。

  若随5-6月疫情有所好转,我们认为更具韧性的体育服饰(正常状态下运动服饰行业增速10%+,仍处较快增长期)将率先迎来估值修复,继续看好李宁、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比音勒芬。

  4、【珠宝】疫区高线城市零售端受损严重,低线城市影响较小

  珠宝行业的特点是高客单价、重体验,疫情防控对人群聚集与线下活动的限制,会影响商场客流,进而影响终端销售,作为典型的可选消费品类,疫情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造成的悲观预期也会影响疫后基本面的修复,来自婚庆的刚需会在疫后有集中释放。

  但在此仍提示注意2020Q1疫情之后头部品牌集体加速扩张的情况,行业竞争格局在快速重塑,头部品牌在疫情期间会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疫后也依然会加速对行业进行洗牌,这一点品牌端与渠道端的利益一致、扩张意愿也都很强烈,周大福在业绩会上给出的新一财年开店目标再次超出市场预期(1000-1200家净开店)。

  行业在疫后的主逻辑依然是消费趋势与竞争格局的变化,受益的是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品牌,重点关注:周大福、潮宏基、周大生。

  五、优质制造:供应链受创

  1、【家电】长三角地区供应链受创

  主要围绕上海部分上游产能供货受阻导致中游部分厂家原材料不足和新模具开模不及时,少部分产线出现停工停产,部分厂家已经逐步复产在即。

  长三角地区,部分家电企业原材料不足,整体影响会体现在原材料供应周期拉长。苏州地区部分清洁家电企业和集成灶企业生产受阻。清洁家电常规原材料备货1-2个月,目前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多月,部分备货不足的小厂库存吃紧,生产停滞。集成灶中体量较大企业出现类似情况,海宁地区应急响应已从I级调整到II级,但目前复产在即,整个停产预计不超过20天,影响有限。

  珠三角地区,影响有限,主要体现在新品推出节奏。疫情管控趋严,但产业链相对完整,对长三角依赖度较低。部分厂家研发中心会设在上海,开模主要由上海提供,我们认为主要会影响的是新品开模。

  2、【纺织制造】供应链受创,部分海外订单出现转移。

  在国内防疫政策下,国内纺织制造工厂普遍面临物流困难(包括供应链端和发货端),且部分工厂出现开工率下降甚至停工情况,导致订单交期延长。部分棉纺企业反映海外订单有向印度、越南转移的压力。

  此外,越南等国于3月起已与疫情共存,预计健盛集团开工率已达95%以上,未来疫情对产能的风险将弱化。因此,海外产能占比较高的制造企业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如华利集团、申洲国际、健盛集团。

  风险提示

  1、生猪产能去化不及预期;

  2、消费品动销不及预期;

  3、疫情影响物流,导致复工复产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浙商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