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金田铜业2021年成绩单创历史新高 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达36.44%

   4月20日,金田铜业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6.31亿元,同比增加67.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亿元,同比增长44.70%;年度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51.29万吨,对外销量133.22万吨,均创历史新高;2021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3.14%,剔除年度铜价波动因素影响,同比上升约10%;稀土磁性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89.57%,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98.18%。

  同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营收约214.2亿元,同比增长36.44%,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32.05%。

  金田铜业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加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产品和稀土永磁材料两大类。铜产品包括铜棒、铜板带、铜管、铜线(排)、阴极铜、阀门、电磁线等产品,致力于为5G通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力物联网、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铜材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电机、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金田铜业表示,公司围绕重点细分行业与标杆型客户,成立专项项目组,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5G、半导体芯片及IGBT等领域的拓展。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电磁线、高精密铜带、铜排、合金棒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电驱动及充电系统等模块,已进入比亚迪、特斯拉、宝马、丰田、三菱、奔驰、吉利、中车、沃尔沃等汽车供应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海上风电)、光伏、5G等领域应用有较大幅度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以减碳的环保理念为指引,凭借再生铜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优势,使用再生铜生产高端铜合金材料,不仅实现对原生铜的替代,还能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的产品性能要求,进而满足全产业链的减碳需求。2021年,公司已在消费电子等领域推进再生铜减碳项目,获得相关体系认证,现已与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形成合作。

  快速推进产能建设项目

  公司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广东基地“35万吨/年高强高导高韧铜线项目”、“2万吨/年新能源汽车及高效电机专用电磁线项目”及“2万吨/年异型精密铜排项目”的投产;宁波基地“年产8万吨热轧铜带项目”已于2022年一季度投产,“年产5万吨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线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江苏基地铜排、铜管产品产量不断攀升;重庆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于2022年一季度投产。

  积极推进新领域产能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抢抓新能源市场机遇,提升电磁线扁线、稀土磁性材料产能。公司计划在2022年将新能源扁线产品年产能提升至2万吨,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需求,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年产8,000吨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中,预计一期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为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提供高效节能磁材。

  重视研发投入

  公司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上升50.54%。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科技研发体系,新建金田国家技术中心大楼,投入高端试验、检测设备,进一步加大公司技术创新力度,更好满足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研发、采购需求。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42项,实用新型专利129项,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订40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公司立足于铜加工行业的龙头地位,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商、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沿着“规模化、平台化、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径,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致力于发展成为技术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的世界级铜加工企业。公司确立了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专家”为战略目标牵引,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公司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细分战略目标。通过相关多元拓展优化集团业务板块,同时以国际化和数字化为两大转型聚焦,引进领先的技术、健全的组织能力以及采购、生产、销售等全方位的提升,朝着战略目标坚实迈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