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4月20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主席将于4月21日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尼泊尔总统班达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哈萨克斯坦总理斯迈洛夫、老挝总理潘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等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年会。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海南打造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了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决策。海南自贸港建设从无到有,蓬勃展开、成果显著,正在成为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就在上个月,又有一艘外资船舶注册落户海南洋浦港,他们看重的不仅是自贸港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更是在这里开展内外贸易的便利性和广阔前景。和它一样,短短一年多时间,选择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就达到了33艘,海南的国际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2021年,洋浦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66.9亿元,比十年前增长1100多倍。

  现在的海南自贸港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而在过去,虽然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但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对外关联度不高,海南的经济发展一度位于全国后列。

  总书记非常关心海南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多次来到海南考察调研,就建设国际旅游岛、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指示批示。2018年4月10日,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三天后,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围绕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系列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蹄疾步稳,从党中央审议通过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多份改革文件到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再到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四梁八柱”的政策框架体系全面成型。

  2022年4月,总书记再次来到海南考察,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从最短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再到极具竞争性的税收优惠政策,150多项自贸港政策在海南落地实施;三张“零关税”清单陆续在海南落地,涵盖原辅料、交通工具、生产设备等;“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政策制度扩点扩区。

  2021年,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年营收突破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从2017年的702.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1476.8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4%。

  高水平的开放和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在吸引来自全球的投资者和建设者,2018年—2021年,海南自贸港累计实际使用外资88.1亿美元,年均增速79.4%;2021年,新增备案1.92万家外贸企业和49.77万户市场主体。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对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具有压舱石作用,在当前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一些国家高通胀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我国粮食供应和储备充足,今年春播稳步开展,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丰收。一要层层分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督促地方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对未完成任务的严肃追责。各地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农资保供稳价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工作。加强夏粮田间管理指导,因墒因苗施肥浇水,有效防范农业灾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当前是春播关键期,要引导农民做好整地和播种育苗,支持代耕代种等服务。二要保障春耕农事有序开展。科学组织和引导,不误农时保障外出农民回乡务农、农资入店进村、农机通行。三要抓好“菜篮子”,促进蔬菜等农产品顺畅流通。四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五要研究加大农资补贴的举措,及时做好粮食托底收购。

  会议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应对外部挑战,抓住重点,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建设。一要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优化煤炭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新投产等,今年新增产能3亿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引导煤价运行在合理区间。二要推动煤电机组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年改造规模超2.2亿千瓦。三要在严监管、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经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4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春管春播进展总体较好。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目前,冬小麦一、二类苗达87.9%,与常年基本持平,夺取夏粮丰收有基础。春播粮食意向种植面积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

  “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保障。生猪产能回归正常区间,牛羊禽渔业生产平稳发展,蔬菜供给总体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达2773万人,实现全年稳岗就业目标任务近92%。

  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预计在10%左右。返乡留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率超过8成。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今天召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召开。

  本届论坛年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会嘉宾将围绕疫情防治、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等6项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据初步统计,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线上和线下代表出席年会以及有关的分论坛讨论。

  今天,年会举办了“亚洲知识产权:趋势与机遇”“亚太区域合作新阶段”等多场论坛。同时,在上午举行的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两份旗舰报告。报告认为,2022年,亚洲多数经济体基本面总体稳定,预计中国、东盟、印度等东亚、南亚经济体复苏步伐仍将显著快于全球整体水平。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绕飞和前向交会对接

  今天(4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绕飞至前向端口并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目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良好,后续将迎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问天实验舱的到访。

  4月上半月超4200亿元留抵退税退至纳税人账户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15日,已有4202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52.7万户纳税人的账户,其中,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占96.8%。此外,税务部门还公开曝光了5起骗取留抵退税典型案件,确保政策落准落稳。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于今天(4月20日)正式启动,今年主题是“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活动期间将发布“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和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教育。

  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暨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成功举办

  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今天(4月20日)成功举办,本届影像节以“中国·潮”为主题,共收到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件视频作品,并发布了官方主题曲《少年游》和源于“仓颉造字”典故的数字虚拟形象“仓宝”。总台CGTN及海内外新媒体平台今晚将推出影像节特别节目,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交流、民心相通。

  四川12项重点水利工程今天集中开工

  今天(4月20日),四川2022年度12项重点水利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268亿元,包括大型灌区建设、大中型水库、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方面。项目建成后,新增总库容及年均供水能力达7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4万亩,受益人口517万人。

  山东菏泽牡丹进入最佳观赏期

  眼下,山东菏泽的牡丹进入最佳观赏期。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280个品种的牡丹陆续开放,姹紫嫣红、花香满园,为春天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游客们慕名而来,游园赏花。

(文章来源:央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