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夏粮生产形势如何?“菜篮子”供应是否充足?生猪企业何时扭亏?权威回应来了

  4月20日,在 2022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我国春管春播进展总体较好,农资供应量总体是有保障的。4月上旬,我国在田蔬菜产量同比增加100多万吨。肉蛋奶、鱼果蔬供应总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另外,持续亏损的生猪企业或迎来扭亏拐点。一季度生猪价格总体下行。2月份、3月份养猪陷入了亏损。不过,专家团队预测,随着新生仔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各种有利因素的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春管春播进展总体较好,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

  据介绍,2021年秋冬种时北方遭遇罕见秋汛,经过多方艰苦努力,冬小麦面积与上年持平略减,但苗情是近十年最复杂,也是最差的。开春后,各地狠抓促弱转壮,推动冬小麦苗情加快转化升级。

  目前,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夺取夏粮丰收有基础。春耕备播进展顺利。据农情调度,今年春播粮食意向种植面积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粮食已过2成,早稻栽插过7成,东北水稻育秧过7成,均快于去年。

  曾衍德提到,扩种大豆油料落实较好,这是今年农业生产的一项硬任务。目前,已启动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将大豆油料扩种目标任务落实到省市县。

  “目前备春耕已经进入了尾声,种子、农药、化肥下摆的进度已经过了九成,供应量总体是有保障的。”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

  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基础扎实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陈萍介绍,我国蔬菜生产供应和市场运行季节性比较强。按照常年的规律,春节以后随着气温回升,蔬菜上市量增加,价格一般都会季节性回落。今年春季菜价回落比常年慢了一些,主要是受不利天气、成本上涨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叠加的影响。

  “目前,全国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总量充足。”陈萍称,4月上旬,我国在田蔬菜面积是7400万亩左右,同比增加近300万亩,产量约1930万吨,同比增加100多万吨。肉蛋奶、鱼果蔬供应总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陈萍提到,由于前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一些地区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田头采收难、物流配送不到位等问题,局部地区“菜篮子”产品供给受到了一些影响。

  据介绍,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及时调度36个大中城市生产供应情况,组织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好联合保供,加强“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同,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生猪企业有望扭亏为盈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一季度生猪价格总体下行。2月份、3月份养猪陷入了亏损。近期,在清明假期猪肉消费增加和市场调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猪肉供需有所改善。但当前生猪养殖还没有扭亏为盈,3月份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327元,比2月份多亏了153元。

  杨振海称,专家团队预测,随着新生仔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各种有利因素的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杨振海介绍,从生产情况看,2021年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恢复到常年水平,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继续增加,但产能进一步优化。一季度出栏生猪1亿9566万头,同比增长14.1%。能繁母猪连续9个月向正常保有量回调。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是4185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1%,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准备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稳定生产。加强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督促各地稳定支持政策,救助养殖场户,防止产能过度下滑。

  “现在养猪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遇到了暂时的经营困难,资金链比较紧张,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6部门已经印发文件,要求不得随意限贷、断贷、抽贷。”杨振海说。

  二是防好疫病。指导各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动物疫病“两疫联防”,有序推进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集中免疫,继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等关键性防控措施。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地要统筹做好动物疫病防控,严防两疫叠加。

  三是畅通堵点。针对部分地区因疫情防控出现饲料、兽药、畜产品运输受阻的问题,发挥部省协调机制作用,千方百计帮助养殖场户解决问题,维护正常产销秩序。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