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4月2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21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指出,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

  强调,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过去两年多来,国际社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了艰苦努力。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告诉我们,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

  ——我们要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人类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各国要相互支持,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国际合力。要坚持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积极努力。

  ——我们要共同促进经济复苏。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围绕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工业化等重点领域推进务实合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稳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落实。

  ——我们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21世纪安全挑战。中方愿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我们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

  强调,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亚洲奇迹”。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要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

  第一,坚定维护亚洲和平。今天,亚洲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要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奉行睦邻友好政策,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有效提升了地区硬联通、软联通水平。要以此为契机,推动亚洲形成更加开放的大市场,促进亚洲共赢合作迈出新步伐。

  第三,共同促进亚洲团结。要巩固东盟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维护兼顾各方诉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区域秩序。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域内域外,都应该为亚洲添彩而不添乱,都要共走和平发展大道,共谋合作共赢大计,共创团结进步的亚洲大家庭。

  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中国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最后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共7章44条,对地名管理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将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进新时代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明确了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对违规进行地名命名更名、不报送备案或者未按时报送备案、未规范使用标准地名、损毁地名标志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稳中求进看开局】中国经济迎难而上 稳健前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努力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潜力足、韧性大的基本特点没有变。

  一季度,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迎难而上,4.8%的经济增速不仅高于去年四季度的增速,也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成绩取得来之不易。一季度,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超乎寻常。从全球看,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频发,防控形势严峻。面对重重挑战,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平稳开局。

  稳字当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季度以来,“稳增长”被放在更重要位置,政策靠前发力,宏观政策增强有效性,应对多重冲击。

  保供稳价,有效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冲击,国内物价基本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温和,工业品生产领域价格涨幅逐月回落。

  畅通循环,有效应对内外部供需变化的冲击。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4%,比上年同期提高18.7个百分点,消费“压舱石”作用不减。

  补短板,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及民生领域投资持续增加。

  稳中有进。今年以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创新发展态势持续,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明显快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按美元计同比增长31.7%,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7%。

  绿色转型稳步推进。一季度,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

  民生改善继续加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经济发展有韧性,支撑经济增长潜力大,政策支持有力度,促进平稳运行信心足,坚定历史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中国经济巨轮必将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广西抢抓机遇,向海图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这里是广西北海铁山港码头,船来货往,一派繁忙。这个年货物通过能力达3400多万吨的港口十多年前还只是个小渔村。过去,受交通基础设施等瓶颈影响,“物流困局”长期制约广西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不断加强与西部地区及东盟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1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2503亿元。

  同时,广西抢抓中央一系列重大规划部署的机遇,立足新通道陆海交汇的门户,在港口扩能、通道畅通、物流提质、产业融合等方面下功夫,联合通道沿线国家和西部省份,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广西北部湾港为关键节点,向北通过铁路经贵州、重庆、甘肃等纵贯中国西部,衔接中欧班列;向南连接东盟乃至全球各大港口。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具有强大牵引能力的经贸通道不断扩展。截至今年3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站点已经覆盖国内50座城市,连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黑龙江春播陆续展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谷雨过后,黑龙江拉开春播序幕,各地抢抓晴好天气,春耕生产由南到北陆续展开,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开始播种,目前旱田已播种近27万亩。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8亿亩以上,将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落实黑土耕地保护示范面积5600万亩以上。全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好耕地,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从今年秋季起执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

  化纤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今天(4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化纤行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年)》今天发布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年)》今天(4月21日)发布。2021年,人民法院受理、审结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双双突破60万件,比2020年分别上升22.33%和14.71%,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进一步提升。

  江苏60个重大项目今天集中开工建设

  今天(4月21日),江苏省60个重大项目在南京、无锡、连云港等地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1500亿元,项目涵盖低碳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一季度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超27万吨

  今年一季度,经昆明海关监管验放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进出口货物约27.6万吨、29亿元。其中,出口货物9.02万吨,以日用百货、机电产品居多;进口货物18.58万吨,主要是东南亚的橡胶、铁矿石、木炭等农矿产品。

(文章来源:央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