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煤价有望持续下降带动火电业绩修复 核电行业迎来发展良机

  本周推荐标的:中闽能源、国投电力。

  最新行业观点:煤价有望持续下降带动火电业绩修复,核电行业迎来发展良机

  煤炭保供缓解市场供需形势,煤价预计持续下行。2021 年燃煤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火电企业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叠加去年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增加,同比上升10.3%,尽管去年下半年多地相继上调电价,煤炭价格也于去年10 月下旬开始企稳回落,但巨大的“成本倒挂”现象仍给火电企业带来经营亏损。2022 年2 月24 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煤炭价格的合理区间,即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年度长协煤价(含税)合理区间为570~770 元/吨,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实现“上限保电、下限保煤”,将有助于稳定煤炭市场和供应,降低火电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目前,山西、内蒙古、安徽也相继出台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文件,将于5 月1 日执行。此外,4 月20 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受疫情影响,二季度用电量增速将明显承压,而二季度是传统的用煤淡季,供电和供热需求都相对较少,外加新政策的实施,火电企业采购煤炭的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煤电市场电价持续上浮,火电企业业绩有望修复。据华能国际公告,22年一季度完成上网电量1,077.17 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8.92%,平均上网电价为0.502 元/千瓦时,同比上升19.47%;据华电国际公告,22 年一季度完成上网电量524.73 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5.75%,平均上网电价为0.516 元/千瓦时,较去年同期0.42 元/千瓦时,同比增长23%。根据国网3 月发布的《关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有关问题的思考》报告,大部分地区2022 年年度中长期价格涨幅接近20%上限,高耗能用户年度交易价格最高上涨46%(宁夏)。我们认为煤电市场电价将有望维持上浮,叠加煤炭价格下行因素,或将带来火电企业业绩修复。

  双碳目标下核电成为最佳基荷能源选择,行业有望实现长期稳健增长。4月20 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对经过多年准备和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有望2027 年。核电站从开工到投运通常需要 5 年时间,本次批复的项目有望在 2027 年投运。截至 2022 年 4 月 20 日,我国在运核电机组 53台,对应装机规模 5464 万千瓦,在建 17 台,对应装机规模 1788 万千瓦,加上本次核准的 6 台机组,在建规模达到了 2528 万千瓦。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 2025 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 7000万千瓦左右,因此预计未来四年我国还将有 1500 万千瓦左右的核电机组投产。在去年举办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有相关机构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在建核电规模将达到4000 万千瓦,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我国每年还需核准批复 6-8 台机组。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火电将逐渐转变为辅助电源,而风光电源由于自身特性,难以完全承担主力电源职责。在这种背景下,清洁、出力稳定且利用小时数极高的核电成为了最佳的基荷能源选择,核电发电量占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大型核电项目的高投资、长周期、长产业链对稳增长的作用以及欧洲主要国家对核电态度的转变都有利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未来 10-15 年高度国产化的核电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行业有望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疫情反复、电价下滑、燃料成本上涨超预期。

  装机增速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长城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