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市政府今年安排36项立法项目

  本报讯(记者孙莹)《市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近日发布。昨天,北京市司法局对立法工作计划进行了解读。今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立法项目36项,其中年内力争完成项目22项,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11项、政府规章11项。其中,要对2012年以来市政府制定的约130项政府规章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着力查找和解决现行立法存在的制度机制问题。适时提出项目14项,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7项、政府规章7项。

  据北京市司法局介绍,今年市政府立法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安排立法项目。

  36项立法项目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围绕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节水条例草案、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和关于促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决定草案,制定标准化办法,修订城市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废止会计管理办法、盐业管理若干规定,开展修订招标投标条例的立项论证等。

  二是围绕提升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和谐宜居环境方面,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草案,废止献血管理办法,开展地名管理办法、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修订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的立项论证等。

  三是围绕完善社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方面,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开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立项论证等。

  四是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方面,拟制定铁路沿线安全管理规定和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修订王府井步行街地区管理规定、废止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开展修订消防安全责任监督管理办法、无线电管理办法、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管理办法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的立项论证等。

  今年的立法工作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切实加快新兴领域、重点领域立法。努力为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急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必备的地方立法。二是切实统筹立改废释纂。着力解决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之间不衔接、不配套、不一致的问题,依法行使好地方立法权,自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宪法法律权威。三是切实提高立法质效。今年要对2012年以来市政府制定的约130项政府规章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着力查找和解决现行立法存在的制度机制问题,使法律规范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不断提高立法质效,确保立一件成一件。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