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个贷不良批转试点将扩大 机构盈利模式待探索

  近日,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表示,未来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安排,拓宽处置渠道,扩大单户公司类不良贷款转让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制定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政策措施,指导银行运用高拨备优势,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力度。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对于试点范围的扩大业内普遍认为将会带来更多机遇,但与此同时,目前从处置端来看,想要通过个贷业务盈利仍然难度较大,具体而言,不论是前期的收购成本还是处置过程中的投入都较高。在多位受访者看来,未来不论是受让价格回归理性,还是技术的提升,政策或监管的调整等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文明确试点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截至2021年末,18家试点银行均已在银登中心开立账户,其中13家银行共计49单个贷不良贷款资产包已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

  具体而言,49单个贷不良资产包的未偿本金总额约为19.20亿元,近半资产包的未偿本金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其中还有3个未偿本金不到50万元的“迷你包”。全年所有资产包的未偿本息总额约为54.61亿元,多数资产包的未偿本息总额不超过1亿元。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个贷不良的转让仍处于探索阶段,故资产包的规模普遍不大。而随着未来试点范围的扩大,资产包规模可能会逐渐增加。

  此次银保监会表明,未来将扩大单户公司类不良贷款转让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在这一背景下,记者注意到,近年受到疫情影响,多家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现象,尽管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在2022年一季度有所好转,但未来仍有一定下行压力。

  在联合资信4月发布的银行业季度观察报中就指出,一方面,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在疫情反复的影响下,企业经营面临一定压力、个人还款能力下降以及资本市场违约率上升等因素影响,未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拨备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于银行盈利表现的影响仍需保持关注。

  试点范围扩大以及资产质量面临压力的两相叠加下,对于处置端的机构带来哪些影响?

  对此,中国华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机遇方面,个贷资产质量的下迁将为个贷不良批转市场进一步扩容提供机遇,银行处置相关资产需求增加,市场关注度将得到提升;挑战方面,将为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价和后续处置带来挑战,银行对于资产包过高的价格期待可能会导致成交率不高,只有买卖双方均衡,达成价格共识,才会为个贷不良市场健康运转注入活力。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也认为,银行个贷资产质量呈现下行趋势,这对于处理个贷不良资产的机构来说意味着市场在爆发式地增长,会有更多机会。但如何迅速、准确、批量地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定价,将会成为最大的挑战。

  那么,机构未来对相关业务的规划是怎样的?对此,中国华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随着个贷批转试点范围的扩大,预计未来个贷不良规模有望增加。目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还是以对公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为主,个贷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和经验处于探索和逐步积累中。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关键时期,稳定民生仍是主基调。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公司将认真落实监管要求,按照商业化和市场化原则,稳妥推进试点业务的开展,持续加强不良资产吸纳和处置能力,有效防控银行个贷上升,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处置效率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受访者提到了资产包的定价问题。事实上,在某地方资管人士看来,目前的个贷不良资产包转让价格总体偏高,特别是部分4或5折成交的“天价”资产包,在这样的受让价格之下,处置端几乎不可能盈利。该人士表示,由于资产包的规模较小,以较高成交价格来受让的机构,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宣传的考虑。

  记者了解到,从前期成本角度考虑,不少处置机构暂时对个贷不良业务保持观望。也因此,目前业内对于资产包价格回归理性的呼声较大。某不良资产人士向记者表示,从目前的业务情况粗略估计,2折的受让价格基本可以达到盈亏平衡,而1折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具体也要根据资产质量以及处置状态、处置端自身的资金成本等综合考虑。

  事实上,这一受让价格也是业内比较认同的价格水平。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特聘研究员陈晓联合发表的《零售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的意义与展望》中就提到,鉴于缺乏经验、广告效应等原因,从首批项目实际情况看,最终成交价普遍高于资产证券化可比资产水平。不过,相信随着业务的常态化,买卖双方都会逐步回归理性,更多用市场化方式来进行业务运作。

  文章中指出,从现有可比资产情况来看,预计正常价格应该在本金1折左右。另外,市场上部分机构将利息和手续费等也纳入估值的方法并不妥当。一方面,各行的利息和费用计算方式具有较大差异,目前司法实践最高仍可支持年化36%的利息和手续费;另一方面,此类无抵质押不良资产债务人偿还能力较弱,在银行清收过程中如对方可以偿还全部本金,大概率会获得息费减免的机会。

  除了前期成本之外,个贷不良资产属于无抵押的信用资产,单笔金额小、债权户数多等,与大部分资产处置公司原有的业务不同,处置难度也较大。

  安光勇表示,虽然个贷不良资产单笔额度小,但所耗费的精力很大,同时,单个个贷案件本身规模小,很难支撑得起高昂的律师费用,实际上处理个贷不良资产的资金、时间成本非常高。因此,目前政府也开始放开批量仲裁的方式,让更多的律师愿意加入处理个贷不良资产业务中。

  上述地方资管人士表示,在个贷不良的处置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人工的力量,更多还要依靠技术手段,包括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接入、正确识别单户债权的价值进行分类处理等。但综合而言,想要获得盈利仍然需要扩大业务规模,但相应的成本也会扩大,如何从中取得平衡对于机构而言仍是一大考验。

  此外,记者了解到,部分资产包存在出让方提供的信息不充分情况。安光勇表示,目前确实存在这一现象,因此对机构能否迅速、准确、批量地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将会成为不良资产处理中的核心内容。要想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借助强大的个人征信公司,以及相关模型的力量。

  对此,中国华融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情况下,对于户数较少的个贷不良资产包,公司能够通过尽调详细了解借款人实际情况,并综合其年龄、职业、家庭情况等因素,判断其还款能力。对于资产包内借款人数量很大的情况,则可借助估值模型,通过大数据判断其价值。

  面对诸多处置挑战,机构具体如何应对?中国华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保监会明确要求,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收购后,资产管理公司只能采取自行清收、重组等手段自行处置,不得再次对外转让,严禁委托有暴力催收、涉黑犯罪等违法行为记录的机构开展清收工作。公司收购江苏地区个贷不良资产包后,主要采取自行清收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加大与法院、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沟通,营造有利于个贷不良的催收环境;另一方面,基于个贷户数较散、诉讼成本高等原因,未来将利用大数据充分挖掘债务人资产信息,掌握资产处置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处置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