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轻松、水滴互助接连关停:一场互助计划实验的失败?

轻松、水滴互助接连关停:一场互助计划实验的失败?

新熵原创

作者 | 侯敏 编辑 | 潮声

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基本医疗保险虽然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但医保报销额度有限,商业健康险普及率还不到10%。而近几年“相互宝”、“水滴互助”这类互联网新兴互助形态恰好填补了一部分人的医疗需求,正逐渐发展成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商业保险体系之外的第三种保障形式。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已有大约3.3亿人参加了网络互助,累计互助金规模约92.39亿元。每5个中国人就有1个人加入网络互助计划。预计2025年参与人数将达到4.5亿,覆盖中国人口的32%。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但这场由“民间组织机构”和“互联网巨头”发起的网络互助实验好像快进行不下去了,近日多家平台不讲武德,突然集体宣布停运。1月15日,美团互助宣布关停;3月24日,轻松互助宣布关停;3月26日,水滴互助宣布关停;3月30日悟空互助宣布一个月后关停……目前仅剩360互助、壁虎互助、康爱互助、新浪互助,还有行业“大哥”——蚂蚁集团旗下的相互宝等几家平台继续维持运营,未来将何去何从备受市场关注。一时之间,“相互宝”们都怎么了?互助实验失败了吗?

短短六年,行业两次“地震”

中国的网络互助计划诞生于2011年,共经历过2次行业洗牌。第一次是2017年,第二次可能就是现在。2011年,一位名叫张马丁的人因为母亲患癌去世,萌发了创立“抗癌公社”(后因保障类目增多,更名为康爱公社)的想法,并开创了“0元加入,事后分摊”的社群互助模式,旨在为低收入人群创建一个最低门槛参与保障大病重疾的方式,这成了中国最早的网络互助组织雏形。由于模式小众,“抗癌公社”在商业化的路上苦苦挣扎了4年始终未实现盈利,直到赶上国家政策的出台才得以续命。2014年国务院发文明确提出了“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后,互助保险业务正式被正名,并迎来第一次爆发期,“康爱公社”很快便获得由联创策源提供的1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行业迎来井喷期,保监会颁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鼓励通过相互保险扩大全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丰富国内保险业的市场组织形式,一时间近300家网络互助组织顺势而起,仅2016年下半年,水滴互助、斑马社、17互助等数十家网络互助平台先后获得百万级到数千万级不等的融资。网络互助成为了当年互联网领域仅次于直播的风口,几乎每天诞生一家新公司。

轻松、水滴互助接连关停:一场互助计划实验的失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